焦虑障碍是一组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美国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为28.8%,大于1/4的人一生中至少会发作一次。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和上海焦虑障碍12个月患病率为2.7%。
“焦虑”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不管是结婚、工作还是体育赛事,人们对于结果如何都会有一点担心,都会感到焦虑,毫无疑问,焦虑是生活的正常部分。除了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以外,中等程度的焦虑往往可能是强大的动力,有助于人们突击背诵应付考试、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发表富有活力的演讲。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
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那么这种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去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你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你会觉得你的焦虑是如此妨碍的你的生活,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可见,焦虑情绪并不等同于焦虑障碍,那么什么是医学上的焦虑障碍呢?
焦虑障碍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症,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符。
正常焦虑和焦虑障碍两者的差别是什么?
有一定原因,可以理解,反应适度。偶尔担心一些偶然事件,例如考试或失恋,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
无明确致焦虑因素 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 程度严重 持续时间过长
持续地、长期地、毫无理由地担心,导致精神非常痛苦,扰乱你的社会生活,或是干扰了正常的学业和工作
焦虑也可以是所有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其威胁与焦虑的程度很不相符。
感到窘迫或面对一个不自在的社交场所感觉不好。
因为害怕被审视、窘迫感或被嘲笑,所以回避日常社交场所。
在考试、小演讲或其他重要事件中,出现“紧张”或心神不定、头晕或出汗。
反复、随机出现惊恐发作或者持续的担心,预感另一次惊恐发作即将发生,感觉非常惊恐或濒死感。
对威胁性的物体、地点或情境产生真实的恐惧感。
对很少或没有危险威胁的物体、地点或情境,产生不合理的恐惧或回避。
希望确定自己健康,生活在一个安全、没有危险的环境中。
做一些不受控制的重复动作,例如重复洗手,或者检查事物一遍又一遍。
焦虑、悲伤,或者在创伤事件后难以入睡。
在创伤事件发生数月或数年后,正在经历或反复梦魇,幻觉,或对人生中的创伤事件表现为情感麻木。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焦虑障碍涵盖5项主要疾病:广泛性焦虑(GAD)、强迫症(OCD)、惊恐障碍(PD)、恐惧症其包括社交恐惧症(SA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焦虑障碍的病因
到底焦虑障碍是由什么引起的,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现有的研究显示:
第一,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障碍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而且,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障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障碍的罪魁祸首。
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剧变化,但是,我们并不很清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
第二,认知过程,或者是你的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研究发现,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障碍。
对焦虑障碍的起因,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补的。
1、遗传因素:在焦虑障碍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障碍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2、病前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3、精神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
4、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说法,有的学者强调杏仁核和下丘脑等情绪中枢和焦虑障碍的联系,边缘系统和新皮质中苯二氮䓬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障碍的“中枢说”;也有人根据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地改善躯体的症状、缓解焦虑,支持焦虑障碍的“周围说”。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障碍是由于过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Lader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自我强化,形成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的治疗
对焦虑症治疗目标是提高临床治疗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社会功能恢复,加强长期随访,减少焦虑障碍复发率,改善预后。
我们治疗原则是
①根据不同亚型各临床特点选择用药。
②合并躯体情况考虑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耐受性、合并症情况,因人而异个性化合理用药。
③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可用二种不同作用机制抗焦虑药,但不主张二种以上药物的联用。
④治疗期间要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
⑤对于妊娠和哺乳期用药必须权衡胎儿和婴儿暴露于药物的潜在风险与母亲不用药的内在风险。
在焦虑障碍治疗中策略应该低剂量开始,1-2周后药物加量。对惊恐障碍药物加量慢,4-6周后可达推荐剂量,如果治疗8周疗效不佳应重新评估再用药问题。对强迫症用药范围均高于焦虑障碍的其它亚型。
焦虑障碍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或是联合二种方法更有效?心理治疗在焦虑障碍中地位并非药物能取代之。尤其对部分焦虑障碍亚型(如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治疗,许多国家防治指南将药物和心理治疗作为一线推荐治疗方案。RCT综述发现认知治疗综合行为干预更为有效,其结局优于精神分析和焦虑处理训练。
目前,一般认为,焦虑障碍的治疗: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疗效>单纯药物治疗>单纯心理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