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ED)与精神心理、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认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ED的主要原因。
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院专家会议确定,糖尿病是性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其中ED最常见,糖尿病患者ED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4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ED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和其他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出现而升高。此外,糖尿病还可能通过降低局部一氧化氮水平、增加糖基化终末产物、减少性激素水平等多种途径诱发ED。目前糖尿病性ED首先要针对原发病变进行治疗,包括改良生活方式、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等一系列相应措施。
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等)是治疗糖尿病性ED的一线药物。PDE5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阴茎组织中,PDE5抑制剂通过抑制PDE5的活性,恢复平滑肌舒张功能,从而改善勃起功能。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性ED患者症状,达到并维持满意的勃起能力,甚至在血糖控制不佳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也有良好效果。
西地那非(万艾可)吸收迅速,空腹状态下口服30~120分钟即可达血浆峰浓度,平均半衰期为4小时。西地那非对大多数患者的推荐剂量为50毫克,性活动前1小时服用,实际在性活动前0.5~4小时内任何时间均可服用。基于药效或耐受性,可增量至100毫克(最大推荐量)或降低到25毫克,每日最多服用一次。
伐地那非(艾力达)与西地那非血浆达峰时间及半衰期相似,推荐起始剂量为10毫克,性活动前大约25~60分钟服用。根据药效和耐受性,伐地那非剂量可以增加到20毫克(最大推荐量)或减少到5毫克,每日最多服用一次。
他达拉非片(希爱力)血浆达峰时间大约为2小时,平均半衰期17.5小时,具有更长的作用维持时间,一般推荐剂量为10毫克,也可增量至20毫克,最大服药频率为每日一次。上述三种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轻至中度的头痛、脸红、消化不良、鼻塞等,部分患者出现绿视,心血管不良反应有血压增高、心动过速和心悸,但发生率很低。这类药物在心血管患者中慎用,不能与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合用。
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阻滞α-肾上腺素能受体,舒张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可用于ED的治疗。口服育亨宾被用来治疗ED已有多年,但临床应用效果并不肯定。育亨宾在体外试验中已表现出了明显的效力,阴茎海绵体注射可以明显增加海绵体内压和勃起持续时间,而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上述药物仅用于治疗心理性和轻度器质性ED,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痛、眩晕。
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阿朴吗啡)可以诱发大鼠以及健康或ED患者的阴茎勃起,然而因为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ED的研究发展缓慢。阿朴吗啡的临床应用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例如口服效果不佳,持续时间短等,其中最令人不满意的还是其不良反应,最常见如恶心、呕吐、出汗和眩晕,局部注射时甚至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因此,阿朴吗啡目前主要用于心理性ED的治疗。
雄性激素可用于糖尿病ED患者,口服睾酮的患者ED症状有明显改善。但多数研究显示糖尿病性ED患者单纯给予雄激素替代治疗,疗效欠佳,但与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联合应用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