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易感因素包括:
年龄增大、男性、环境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长期坐姿、纤维素摄入不足、吸烟和酗酒、肠道炎症性疾病等。防治大肠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是戒烟限酒,烟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可诱发大肠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其次是控制体重和进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其次要重视便秘,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过长,会使大便内的毒素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增加,发生癌变。
有人认为口服芦荟或饮用肠[茶之类能改善便秘,事实上这些产品会因其所含的蒽醌类物质积累在肠壁上会导致肠道黑变病,而肠道黑变正是大肠癌的元凶之一。另外还要重视糖尿病和肠道炎性疾病的正规治疗和密切随访。
调整饮食结构,应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易消化食物,因为脂肪饮食会提升肠道内胆汁酸的浓度,而高浓度的胆汁酸具有促癌作用。应以鱼、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代替油炸。
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维生素A和C的绿色蔬菜、菌类、木耳、香菇等等。饮食不宜过分精细,适当进食粗粮,推荐吃燕麦麸类富含纤维素食品,可以减少肠道内致癌物质的停留,可适当摄入蜂蜜、酸奶等。有报道每周吃6片大蒜,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机会。
要少吃腌熏食物如腊肉、腊鱼、火腿、腌菜、霉豆腐、臭豆腐等,或高温烧烤和油炸食品。腌制食品中含有致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高蛋白食物经高温或油炸后会产生杂环胺类物质,均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