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那些从废墟中爬出来,忍着伤痛,呼喊着亲人的名字却听不到回应的人们;那些幸免于难,赶到学校看到的却是孩子苍白尸体的人们;那些明知亲人深埋瓦砾中,却又无能为力的人们……汶川大地震,紧紧连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此时,精神卫生专家紧急呼吁,对于受灾者特别是丧失亲人的人,不但需要公共卫生干预,还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对灾后重建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介绍,重大灾害心理干预分六个步骤:评估、明确焦点问题;保证患者安全;提供支持,尤其是情感支持;开发应对资源;寻找解决方法、制订计划;获得患者承诺与合作。还可综合应用脱离创伤环境、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
给受灾者以精神支持
【心理现象】地震会造成人的急性应激反应,产生极大的情绪波动,包括身体伤害与接触极度危险的程度;目睹亲人死亡或大批死亡和受伤;无助、无望的创伤性体验;孤立,并且必须在帮助他人还是争取自己活命之间作出选择等。我们也许不能真切体验,但可以想像,灾区人民需要的不仅是物资援助,同样需要心理援助。
【专家提示】急性应激反应,是灾害发生后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通常持续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和关键。干预进行得越早越快,对灾民越有利,效果也越好;反之,没有及时的心理社会干预,会给灾民留下长期严重的心理社会功能上的后患。
精神卫生人员可以整合性进行精神科干预,精神科干预是整个救灾减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在统一的领导下,与各方面人员互相配合,有组织地进行。精神卫生人员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更多更密切的接近灾民,了解他们的心理社会困难和障碍,有利于心理干预的开展。具体的干预方式有:家访、心理门诊、现场、个别交谈、集体晤谈等。
急性应激反应致使精神上受到打击,受灾者往往忍不住要哭喊、倾诉,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保护性反应。因此,我们不要劝阻,甚至要鼓励他们“吐苦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理解的倾诉者”,即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树坚强者为榜样的力量
【心理现象】在受灾人群中,在灾难后的数分钟、数小时、数天内,可能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如茫然失措、动作重复、言语刻板、情感麻木、情绪失控、呆坐不语、大喊大叫,忧郁、悲观、无助、绝望、焦躁、恐惧、坐立不安,还可能出现幻觉,“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他们中有些人还可能借酒浇愁、吸烟增加,甚至服食毒品以缓解痛苦。
【专家提示】体力的挣扎和精神上的打击,可使受灾者迅速处于耗竭状态,患者表现得精疲力竭、极度疲乏,对什么也不注意,不感兴趣,似乎已经麻木。他们可能饥饿、寒冷,面临缺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因此,立即给予食物、水分和电解质补充是必要的;同时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得到休息和睡眠。
受灾者反复出现抑郁、悲恸情绪,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有人照料他们的生活,以防止其发生过激意外行为;倾听,尽量沟通,让他们畅所欲言,倾泻悲恸。此时受灾人群处于感情上的饥渴状态:既需要有人听他们的诉说,也需要别人给予安慰与温暖。有条件时,可以组织临时自助小组,让受灾人群与亲人好友团聚,如果有坚强的受灾者,可以把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现身说法,给不能自持者以极大的温暖和鼓舞。
鼓励受灾者投入新生活
【心理现象】受灾者症状通常会在灾难发生后48至72小时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但部分人对灾难的心理反应则会延续数月、数年,而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时,虽已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
【专家提示】此时,我们应帮助受灾者认识、面对并接受丧失这一事实,并告知他们,在痛苦时,哭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而不是软弱。必须允许并鼓励受灾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并告诉他们用日记等其他方式也利于情感的表达。
精神卫生人员及所有人都可以抚慰受灾者,激励他们不应放弃原有的生活目标,尽管因居丧的经历会有些改变,目标的确认或重建,是走向康复的重要步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将对死者的纪念和哀悼融合到今后的生活目标中。
早期干预应帮助他们适应、应对创伤事件,不要在情感发泄方面花太多时间。提供放松的、使创伤受害者康复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出现精神症状就早干预,如没有出现精神症状就不用干预。不想谈就尊重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退缩也是一种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