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进化、遗传、先天的影响或后天发育异常等原因,人类的牙齿越来越呈现畸形排列的状态。这五官的一部分既然不正常了,就会产生“正畸”的需求。大多数走进口腔正畸科咨询的患者,都还是动了“矫牙”的心思的,但是,具体到每个患者,其畸形严重程度如何,对健康有无危害性或矫正的必要性有多大等等,就得由专业医生详细检查确认后来定夺了。
一些明显的牙骨性畸形对颜面美观或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的,不用质疑,应该治疗。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患者的要求及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大多数患者不会冒险去“挨一刀”伤筋动骨,所以他们多半选择的是牙列畸形调整或掩盖骨性问题的治疗,就是我们俗称的“箍牙”,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牙颌畸形中的主要问题一般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面对一些口颌系统属于健康状态的“个别正常牙合”的患者,仅存在个别或少数牙的轻度拥挤或错位,医师们则更应该谨慎对待了,因为这中间需要考虑“矫牙与不矫牙”所带来的利弊问题。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青少年患者如果能主动接受正畸治疗,配合良好,则一切顺利;如果是被家长因为“美观问题或赶时髦”逼着来矫牙的,配合程度往往不佳,治疗效果也会打折扣,尤其是本身畸形程度较轻的,可能治疗了半年一年还没什么变化,反倒由于口腔卫生措施不到位而出现牙齿龋坏或牙龈红肿等并发症,得不偿失。对于这类患者,正畸医师们在治疗前需要进行耐心沟通以及签订治疗协议书,患者家长也应该考虑好了才下决定,而不要一味跟着潮流走。成年人矫牙后因为各种因素会容易导致畸形复发,所以需要更长久的保持措施,对于心态较好的轻度畸形成年患者,通过治疗前详细的交流,使他们对疗效和预后(稳定性)有充分认识,并能够承诺长期戴维持器,正畸医师才可开始治疗;而对于个别期望值特别高或提出过分要求的患者,正畸医师最好退避三舍。临床中如果医生忽视上述后两类情形,在不经意间医疗纠纷就产生了,最后往往导致医患双方受损。
总之,矫牙还是不矫牙,取决于患者及家长们正确的需求和心态,也与医者们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祝所有需要矫牙的患者得到正确的评定和适当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