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发病率约占全民的1%,40岁以上的五十个人中就有一位患者,其致盲率占盲人的10%,故被不少人认为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眼疾。然而,绝大多数青光眼,只要早期诊断,积极认真地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而不致造成失明的。
在长期的眼科临床实践中,我们接触了无数的青光眼患者。他们中有的人听到自己患了青光眼,即如五雷轰顶,悲观绝望;有的人因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而满不在乎,顺其自然;有的人急于求成,四处求医,却从来未认真地进行系统的治疗;还有的人信巫信神,结果花钱买来的却是灾难。当然,有相当多的患者长期认真地与医生合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特别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慢性青光眼患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了部分、甚至全部视力,而不是及早就医,以致贻误了治疗时机,遗憾终身。
作者在长期的临床中,经常有青光眼患者及家属通过口头、电话、书信、短信、博客、QQ等方式咨询有关青光眼的防治知识,于是我们选择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一进行回答,并配以简明的图画,其中包括青光眼的基本知识,如眼球的简单结构和功能原理,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及预期后果,青光眼诊断及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的态度和具体措施等,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光眼对患者的危害。
青光眼有什么危害?相信这是所有青光眼患者都迫切想了解的事情,毕竟没有人不担心自己的身体。
那么青光眼病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多数情况下,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压,也有少数人发生在正常眼压者,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但最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视力下降一般发生在急性高眼压时,视力下降初期是由于高眼压使角膜内皮不能将角膜内的水分正常排出,结果导致角膜上皮水肿。急性持续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仅有光感,这是因为很高的眼压严重影响了视细胞的代谢。
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是多因素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机械压迫和视盘缺血。很高的眼内压迫使巩膜筛板向后膨隆,通过筛板的视神经纤维受到挤压和牵拉,阻断视神经纤维的轴浆流。高眼压还可能引起视盘缺血,加重视神经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
由于视野缺损的产生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因此青光眼强调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