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综合征,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 、红细胞数 (RBC) 及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 、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
血红蛋白正常值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110 g/L,6岁――14岁血红蛋白正常值≥ 120 g/L。中国儿科血液学组规定6个月以下婴幼儿的HB正常值,新生儿(10天以内)≥145 g/L,1个月――4个月婴幼儿HB≥90 g/L,4个月――6个月婴幼儿HB≥100 g/L。其中海拔每升高1千米,血红蛋白值就上升4%。
贫血HCT低限值
儿童贫血的红细胞压积(HCT)也有相关规定,6――23个月龄婴幼儿的HCT低限值为0.31;2――5岁儿童的HCT低限值为0.34;6――14岁儿童HCT低限值为0.37。
贫血分度表
(*括号内为新生儿分度标准)
很多疾病都会有贫血的表现,因此找到贫血的原因尤为重要。贫血的病因有三种,分别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和红细胞丢失过多。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的诊断
对贫血的诊断来说病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病史对贫血检查和病情考虑等都在提供着很重要的线索。
如果在出生时出现贫血,要考虑产前出血或产时出血;如果是在生后48小时内贫血并伴有黄疸,要考虑新生儿溶血病;在婴儿时期贫血,则有可能是营养性贫血或者遗传性贫血;如果是在儿童期出现贫血,有可能是失血、再障或者其他原因。
疾病的病程和伴随症状对诊断也是极其重要的,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症状,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诊断中,首先要详细询问患儿喂养史如添加辅食时间、饮食的质和量、食物搭配等,这有利于营养性贫血的诊断;其次要详细询问感染史(结核、钩虫)、慢性疾病史(肾病、风湿等)、服药史(氯霉素、磺胺等),最后不要忘记询问家族史中是否有遗传性贫血。
患儿的体格检查
要详细检查患儿的发育情况,有没有障碍和特殊的面容;并注意营养状况,因为营养性贫血患儿通常营养状况比较差;观察皮肤、黏膜是否出血或者苍白;不要忽视指甲和毛发的变化;要注意患儿肝脾淋巴结是否肿大。
实验室检查
贫血最初的实验室检查是血常规,血常规是根据血细胞形态(大小、异型、靶型、染色情况)来帮助判断贫血原因,RBC和HB可判断有无贫血及程度;WBC和PLT可帮助判断贫血原因;网织红细胞是用来判断溶血或造血功能。
除血涂片之外,贫血的检查手段还有骨髓诊断,常见贫血的骨髓诊断特征如下:
1、溶血性贫血: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主要是幼红细胞增多。
2、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髓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的细胞成分均明显减少, 非造血系细胞如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多。
3、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以红系为主,嗜碱性幼红细胞增多。粒细胞生成无大改变,巨核细胞有时增加。通过铁染色可发现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