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年轻的父母育儿心切,觉得自家宝宝越早学会走路越好,出生6~7个月就让宝宝学走路。殊不知过早地让宝宝行走,对他的身体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人体骨骼由有机物质骨胶原和无机物质钙盐等组成,骨胶原使骨骼富有弹性和韧性,钙盐可以使骨骼坚硬。在人体发育过程中,这两种物质的比例根据年龄不同而变化。1岁以下宝宝骨骼中的骨胶原较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
如果过早地让宝宝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O”型腿和扁平足,不仅影响外观,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宝宝学习站立和走路的合适年龄到底是多大呢?
俗语“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就真实地反映了婴儿运动发育的规律。正常情况下, 9-10个月的婴儿会逐步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路。有的婴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稍早些或稍晚些。应该按婴儿发育生长的规律,适时的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1、宝宝9-11月时是学习走路的前期阶段。这个年龄段应该让宝宝学会很稳地扶站,或扶着东西单独站一会儿,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2、宝宝12个月时,应多对宝宝进行站-蹲-站这一连贯动作的训练,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蹲可锻炼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为宝宝学走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宝宝12个月以上时,可以开始教宝宝扶着东西行走,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接下来可以训练宝宝学走路了,但每次的训练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父母可以蹲在宝宝面前,伸出双手拉他手臂至与肩同高的位置,但不要抬得太高,以免拉伤宝宝,然后鼓励宝宝慢慢向前迈步,让他充分体验脚踏实地的感觉。
当宝宝逐渐对身体能平衡控制,只需用一点点外力就能主动往前走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在距离宝宝1米左右的地方,用他喜欢的玩具去引逗他向前迈步。训练几次后,宝宝便能大胆地独立行走了。
总而言之,12月左右是宝宝学习走路的最佳时机。宝宝走路要遵循婴儿运动发育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偃苗助长,以免适得其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