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是东方民族常见的、以眼周区域青褐色斑痣为特点的色素性胎记(虽然有时并不都在出生时出现),由Ota于1938年首次正式系统描述,本质上是一种常与三叉神经周围分支分布相一致的真皮层黑色素增多的疾病。
太田痣是东亚蒙古人种常见的疾病,在日本,太田痣患者占皮肤科门诊的约0.4%和整形外科门诊人数的2.6%,男女比例为1:3。大约半数的患者生时即被发现该病,但也有的是到儿童期开始发现,个别病人到青春期才逐渐显现,表现为棕色、灰色及蓝色的斑点所组成的斑片,病灶边界不清,病灶内的斑点色泽可以单色,也可兼有上述颜色,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缓慢增大的倾向,斑片发生于前额、眼周、颊部及颧区,即与三叉神经的第I、II区的分布区相当的区域,可以占该区的全部或一部分,斑片可发生于面部的单侧,也偶有发生于双侧面部的,往往呈双侧对称,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缓慢生长,但生长的自限性难有定论,有的患者到儿童期时即开始长期稳定,多数认为到青春期后即较为稳定,但也有个别人至30岁左右仍有缓慢生长的倾向。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与恶性变无明确的关系。
太田痣的治疗以美容为目的,其原则应去除皮损色素而不留瘢痕、不引起色素沉着或脱失。以往种种治疗,如干冰压迫法、液氮冷冻、皮肤磨削术、植皮术、皮肤剥脱法、C02激光治疗甚至放射性核素治疗等,虽然能使皮损色素减退,但难获彻底治愈,且易导致瘢痕或色素脱失,治疗过程也很痛苦,疗效极不理想。 新型激光器选择激光波长为黑素的吸收高峰,采用调Q技术获得极大的瞬间功率和极小的脉宽,作用于黑素细胞内的黑素小体,并导致黑素细胞破碎。破裂的细胞及黑素等被吞噬的细胞吞噬经淋巴系统转运,最终经肾脏排出。由于激光的波长极纯,无黑素的正常组织吸收甚少,极短的脉宽保证了周围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目前常用的激光器主要有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器、1064nm的Nd:YAG激光器、694nm的红宝石激光器等,这类激光器均采用调Q技术。 治疗太田痣前清洁面部,对疼痛敏感者可局部外涂EMLA局部麻醉霜剂30min―lh后,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消毒,然后使用激光对皮损均匀照射。治疗后,皮损部位即刻呈灰白色,以后逐渐呈暗红色瘀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