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松弛综合征是指骨盆底和盆腔脏器支持结构因各种原因而松弛之下降,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群,可见消化泵症状(如排便困难)、泌尿系症状(尿频,尿余沥不尽等)及生殖系症状(主要见于女性,如子宫脱垂。但由于排便困难给患者造成的不舒适更直接、更明显,所以盆底松弛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到肛肠科就诊,目的是求得解决排便困难的问题。
盆底松弛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盆底肌先天发育不良,二是盆底肌受到损伤(如妇女生产时和长期腹压增高对盆底的损伤),三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致盆底组织退行性改变。在以上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使得盆底肌肉及组织薄弱无力,盆腔脏器的支持结构松弛甚至移位,就成为了盆底松弛综合征。盆底松弛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自感肛门出口处阻塞,粪便可以是正常便,但就是排出不畅,可以伴有肛门或会阴部的坠胀感。体格检查时肛门括约肌比较松弛,肛管较短,肛门外观较薄弱,做排便动作时,会阴下凸较明显。
由于盆底松弛综合征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又由于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排便困难,所以正确作出盆底松弛综合征的诊断并非易事。首先要排除脊髓病变,排除结肠因素所致便秘,排除大肠肿瘤等病变,然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做排粪造影,可见多种松弛病变 同时存在,即可作出盆底松弛综合征的诊断。女性患者若伴有子宫脱垂,阴道宽大,压力性尿失禁等,则强力支持本诊断。
盆底松弛综合征的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口服通便剂为主,如常规服用麻仁润肠丸、果导片、牛黄解毒片等,但疗效因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总体上不是很好。手术治疗有直肠前 凸修补,冗长乙状结肠切除,后倾子宫底悬吊术等等。手术治疗近期效果很好,远期疗效一般,部分患者于手术后数月即可复发。平素积极锻炼身体,加强腹肌训练,多做提肛运动,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