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次年就被用于医学,并形成了放射诊断的新科学。特别是70年代出现的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 或CT),使医学诊断学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X线透视、X线照片、以及X线CT,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使医生能够从仅观察人体表面深入到了人体的内部。通过这种使病人内部结构和器官的成像,并借此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的检查有力的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放射科与骨科、神经科、呼吸科等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外科专家称放射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眼睛的延伸,因为放射影像为他们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术后效果的观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刘书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医学从过去单纯的诊断医学发展成为诊断与治疗并重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70年代迅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在影像监视下采聚标本或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这种融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特色,改变了放射科单纯作为辅助诊断科室的传统观念。介入放射学它渗透于各学科中,由于具有微创、简捷、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因而成为中晚期癌症、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不少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改变了许多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模式,为临床许多棘手的问题开拓了新的解决途径。
事有利弊。X线自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在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裨益同时,对人本身也产生损害。医疗照射今天已经成为人群接受射线照射的最大人为来源(约占人工辐射总剂量的83%)。正确认识X线并合理有效的利用它,做到趋利避害,把危害降到最低是我们的目标。
放射能可分为两大类:微粒辐射与电磁辐射。频率极高的X线,能量巨大,这些高能光子足以令原子和分子电离,故称为电离辐射。当机体受到电离辐射时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是有害的,辐射生物效应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原子水平的激发或电离开始,继而引起分子水平的破坏(如蛋白质分子,DNA链断裂和酶的破坏等),又进一步影响到细胞水平组织器官及至整体水平的损伤。对X线辐射敏感的组织器官有骨髓、性腺、眼晶体等,超过阈剂量的照射可引起造血机能低下、再障、暂时不育或永久不育、眼晶体混浊以及白内障。对X线的敏感性还与个体及年龄有关,其敏感性从胎儿、幼年、少年、青年至成年依次降低,老年人的敏感性又增高。
在放射辐射损伤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如果受到照射后的细胞DNA的损害和突变没有导致细胞死亡,而是出现错误修复,并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后代细胞,这种细胞的变异后果是严重的:体细胞变异可能形成癌变,生殖细胞的变异可能引起遗传性疾病。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测,5700万次的CT检查,可使未来癌症病例数增加2.9万,过多的胸部CT检查,会使女性乳腺癌和肺癌的危险增加。
鉴于医学上的X线影像检查有这样或那样的利于弊,所以医生与患者必须对X线检查做到合理应用。临床医生应该时刻意识到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总是可能有害的,在申请放射学检查时应权衡利弊,以便使X线检查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的危害,并且做到所申请的检查是必要的和合适的。医生应该认识到:能够照片检查的就不用CT(一次胸部CT扫描相当于400张胸片的剂量);能够不短期复查的就不复查;有外院检查资料且符合标准的就不重复。
尽管X线影像检查(透视、照片与CT)会带来危害,但患者无须因噎废食,当医生做出正确的X线影像检查决定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无须过度担忧,因为恰当医学X线影像检查还是相对安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