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砷化氢中毒近年明显增多,而大多发生在规模小的冶炼企业,工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培训,缺乏有关急性砷化氢中毒的防护和有关发病知识,导致急性砷化氢重症中毒增加,因而急性砷化氢中毒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也增多,为更好地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我们从2001年开始开展了血液透析对急性砷化氢中毒的临床研究,我们随机把病人分为血透组和非血透二组,观察血透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总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资料来自2001年1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共68例,其中男49例,平均年龄(39±9),女19例,平均年龄(29±5)岁,所有患者均有吸入砷化氢的病史,继而出现溶血的临床表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腰背疼痛、随之出现黄胆、小便颜色的改变(从深黄、红色血尿、到酱油色尿),部分严重中毒病人出现典型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经过(无尿、少尿、多尿、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有肝脏的损害,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脏损害(各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减退)。
1.2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确诊后均立刻给予激素抑制溶血、碱化尿液、大剂量利尿剂的应用、扩容、保护肝肾、支持对症处理。血透组在使用上述措施后立即进行血透治疗,开始一次血透时间为3小时左右,以后每次血透为4-5时,低分子肝素抗疑,血透后再次激素、碱性液体,然后视情况隔1-2天一次血透,至小便变为黄色。
所有病人均密切观察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肾血流和肾血管阻力。入选为非血透组者如发生无尿或少尿则按急性肾功能不全处理,立即进行血透,但是不计入血透组进行统计分析。
2、讨论
砷化氢(ASH3)又名砷化三氢,为无色气体,但有大蒜味,为急性高毒类,主要产生在提炼铟的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吸入体内后95%迅速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成为砷-血红蛋白复合物与砷的氧化物,随血液循环分布到肝、肾、心、脑等全身器官。
大量溶血时,可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碎片,当血液内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血液内触蛋白结合能力时,未结合的血红蛋白从肾小球漏出,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大量血红蛋白如超过了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则可和红细胞碎片一起堵塞肾小管进而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并且由于砷化氢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和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小管内皮细胞代谢障碍等因素促进和加重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
急性砷化氢中毒的轻重主要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是否发生有关,因此早期如何控制溶血,防止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而后如何治疗促进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是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的主要和关键问题。
我们在使用激素抑制溶血、碱化尿液、大剂量利尿剂的应用、扩容、保护肝肾、支持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既减少了溶血,减少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又可促进肾功能的恢复,我们推测血液透析能取得上述疗效的机理是:血液透析可吸附溶血后增高的胆红素,减少胆红素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促进砷化氢与血红蛋白的解离,从而减少溶血。
吸附红细胞碎片及血红蛋白,减少了吸附红细胞碎片及血红蛋白从肾小球的漏出量,从而减少了肾小管发生阻塞的机会和风险,既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减少了,当然由于急性砷化氢中毒还有砷化氢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和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小管内皮细胞代谢障碍等因素促进和加重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故不能完全避免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当然,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抢救,最根本的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是早期诊断,及时有力的治疗。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在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抢救时、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对肾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整个病情的恢复都有良好的作用,是一有效的值得早期使用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