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系大脑皮层的高级活动功能普遍受损,表现为记忆力逐渐减退,推理、判断能力下降,空间定向力障碍,日常生活、语言及社交活动能力下降,难以掌握新技能,而且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不能控制情感,出现易被激惹、焦虑、妄想和幻觉等人格及行为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痴呆的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疾患之一。预计21世纪中叶仅美国此病患者即将达到1400万人,未来30-40年患者的数量可能将增长三倍。我国巨大的人基数、社会老龄化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人们对此病愈来愈加以重视。
老年性痴呆(又叫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尚不明t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与社会人口学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女性、丧偶、低教育和低经济水平等。
许多学者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出了各种假说,如:铅中毒假说、感染假说、内分泌异常假说,以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此病可能具有遗传的异质性等,这些假说均尚待进一步探讨。
颅脑CT、核磁共振、PET及病理检查可以观察到脑部弥漫性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神经元大量脱失,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特征性改变等。一些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介质如乙酰胆碱含量也发生了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常起病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多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一般起病后2~8年死于感染衰竭。常由于学习、交流能力下降,思维混乱,推理缺少逻辑性等问题而严重影响其工作、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