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根据病因病机,一般以毒、瘀、虚三方面为主。
1、毒
导致骨髓增殖性疾病之毒常为阳毒 ,其性火热 ,可侵血犯肝扰血,致肝经热炽、心火亢盛而见头晕而胀 ,头痛如裂、耳鸣目赤、心烦易怒、少寐多梦 ,尿赤便秘 ,鼻齿肌衄、舌红脉数。
结合西医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以某一系统增生尤著 ,血象示该系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 ,其它系细胞亦见增生或受抑 ,尚可见到粒、红两系各阶段的幼稚细胞。此乃中医毒邪犯髓扰血之象。
2、瘀
骨髓增殖性疾病血瘀深重无处不及 ,以胁下症积最突出,坚硬疼痛; 尚有皮肤粘膜紫暗、皮下瘀点瘀斑、鼻衄齿衄、舌暗脉涩。瘀阻脑脉 ,可见中风不仁; 瘀阻心脉 ,可见胸痹心痛; 瘀阻经脉可见脉痹水肿; 瘀及手足 ,指趾青紫灼痛,甚则坏疽等。
3、虚
因个体差异及病程阶段不一 ,气血阴阳虚损各有侧重,但肾虚是本 ,肾阴不足又是虚之关键。病初、中期患者分别见肾阴虚、脾气虚、心肝血虚诸证 ,病至终末期 ,诸虚及阳、虚阳外脱 ,四肢厥冷 ,冷汗淋漓 ,脉微欲绝。
结合现代医学骨髓中因恶性细胞增生抑制正常细胞生长,血象亦见相应异常。
具体各病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血瘀为重,心肝热炽;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亦血瘀明显,病多损于经脉 ,以脉络瘀阻多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则以毒邪为甚 ,毒热夹瘀; 骨髓纤维化 (慢性型) 正虚突出、虚瘀互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