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要到了,许多朋友都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出门去旅游。旅游是一件既高兴又辛苦的事情,出门在外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双脚,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你是开车、坐车或是坐飞机,即便是双脚出一点点小麻烦,都会使你的心情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旅游中双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简单的处理方法。
双脚磨出水泡是旅游中最多见的,其原因多是由于走路时间过长或穿鞋不合适,局部足底皮肤受磨擦过多引起血管充血、渗出,积聚在表皮下形成水泡,小的1-2厘米,大的有4-5厘米,局部发红,肿胀,微热,触痛明显。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尽量使双足休息,避免长时间步行,不要穿尖头硬底皮鞋和高跟鞋,可换穿宽松厚底的旅游鞋或休闲鞋,垫上较厚的鞋垫或在疼痛处垫一些棉花。如果水泡不大,不必特殊处理,局部冷敷一下一两天即可吸收,也不会引起表皮坏死和感染。如果水泡较大超过3厘米,并伴明显疼痛且影响穿鞋,应进行适当处理。首先用75%医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液擦拭局部进行消毒,然后用酒精消毒过的细针刺破水泡,放净渗液,不必剥离水泡的表皮,让其贴附在表面,每日多消毒几次,一周左右新皮长出旧皮自行坏死脱落。若局部红肿较重,为预防细菌感染可口服先锋霉素2-3天。
旅游中另一个常见情况就是足踝部或小腿肿胀,尤其易发生在老年人。这是因为坐、站立和行走时间较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导致局部淤血肿胀,表现为足踝部或小腿酸胀不适,有时有发麻及刺痛感。应该避免长时间坐和站,经常收缩腿部肌肉或踢踢腿,走一段时间后歇一会,最好能平躺,并将腿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每晚睡觉前按摩腿部,用热水泡脚以促进循环,对消肿也很有帮助。
另外,足趾的发炎、感染也很多见。旅途的奔波会降低抵抗力,足趾之间细菌多,易出汗更易引起甲沟炎。表现为趾甲沟旁皮肤红热,肿痛,严重时可化脓。应及时用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外用红霉素或环丙沙星软膏,穿透气性好的鞋和袜。如红肿疼痛严重,还应口服先锋霉素或阿奇霉素。
足踝部扭伤甚至骨折是较严重的情况。一般轻微扭伤仅造成局部轻度肿胀和疼痛,24小时之内可局部冷敷,之后温热敷,并外用扶他林或红花油,2-4天肿痛即可明显消退。如果伤后肿痛严重并伴活动受限,或简单治疗后仍不减轻,并有所加重,可能会有韧带损伤或骨折发生,此时应及时去当地医院进行检查,以避免延误病情和耽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