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功能锻炼是恢复上臂功能的重要方式。
1、锻炼目的防止上肢闭合型骨折手法复位固定后不运动造成的功能丧失,使患者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到最佳生理状态。
2、锻炼范围上臂各关节与肌肉。
3、功能锻炼的方法,康复治疗的实施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
为主要的康复锻炼方式。按骨折愈合临床过程、稳定程度,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伤后1-2周,这时局部疼痛,肢体肿胀。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促使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关节粘连。主要方法如下:握拳、吊臂、提肩。握拳是上肢活动的基本动作。尽量使手指能完全伸直和屈曲。再做吊臂及提肩动作。如接近于干骺端的骨折,骨折稳定也可做一定范围的关节活动。
第二阶段伤后3-4周。如患者肌力恢复,骨折部无疼痛,患者上肢可做一些自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先由一个关节开始,而后几个关节协同锻炼。
第三阶段伤后5-7周。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向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方向的关节活动,在患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无论是次数及活动幅度都可加大。
第四阶段伤后8-10周。可让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
二、被动性活动
当患者肌肉无力,不能自行活动时,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如一骨多折,同肢多发骨折,波及关节面关节内骨折,或有其他全身性并发症而不能自己活动的患者,可进行辅助性被动活动。如局部按摩适用于骨折部及肢体远端严重肿胀,其目的在于驱散瘀血,促进循环,防止粘连。操作时手法要轻柔,不增加患者痛苦,不加重局部损伤,不能使骨折移位。
骨折后的康复不是一个简单的休养就能痊愈的,它需要动静结合,即休养和运动相结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骨痂的生长:人体的骨干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后,在骨膜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就会被激活,两种细胞的不断增长,就会使骨折断端得到修复连接,这个过程就是骨痂的生成过程。影响骨痂生长的因素有:
1、骨折端的连接不好。
2、营养不良。
3、缺乏运动。
第二,关节的活动度:受伤关节活动度的完全恢复是骨折治疗的最终康复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功能恢复:积极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不必担忧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就躺在床上不动,这样一来,还会引起肌肉萎缩,肌力下降,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