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每年5-7月和10-12月)!今天我来普及一下手足口病。
首先要定个基调:手足口病不是洪水猛兽,没有必要引起恐慌。但也不能等闲视之,调以轻心。因为我们每年看上千手足口病,只有很少一部分需要住院治疗,但是每年都有几例重症病例造成了严重后果。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病,一般感染学龄前幼儿,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五岁以下的娃娃,而其中又以3岁以下最多。手足口病,光听来头就知道,它是要引起娃娃手、足、口出问题的。手足口病除了一般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精神、饮食下降外,它还有自己的典型表现:手心、足心、口腔黏膜出现疱疹。
典型疱疹为类圆形的疱,疱里面有浑浊的水,疱周围有一圈红晕,口腔里的疱破了,会变成溃疡。分布一般仅分布于手心、足心、指缝里,几乎不长到手背、足背皮肤上去。少数娃娃膝部、肛门周围会伴有红色的丘疹。手足口病的疱疹有“八不”:不痛、不痒,不破(口腔里的除外),不结痂,不像过敏,不像水痘,不像蚊虫叮咬,不像口、龈炎。
那位说了,你说手足口病是传染病,那它是怎样从一个娃娃跑到另一个娃娃身上的呢?我这正要介绍一下。首先,大自然里就有肠道病毒的存在,随时潜伏着就等沾染到哪个不爱洗手的娃娃,好通过他把自己家族发扬光大。等上了人的身,病毒就在口腔里、手、足的疱疹里繁衍生息,成万上亿的增殖。染病的娃娃就成一个病毒播种机,口腔里,手、足的疱疹里,拉的粑粑里都是活蹦乱跳的病毒。拉在哪里、摸到哪里就把病毒带到哪里。好娃娃和患病的娃娃玩儿,如果耍流氓亲了她或拉了她的手,接触了她吃过的食物,玩过的玩具、摸过的东西,用过的毛巾就把病毒摸在了手上,这时如果不洗手就吃东西,病毒会随食物一起吃到肚子里,娃娃被感染,然后又成了一个病毒播散中心,通过玩耍、拉粑粑把病毒又扩散到周围环境中,感染其他娃娃。这就是此病会在幼儿园等幼托机构里爆发流行的原因。
手足口病同其他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样有两个特点:自限性,就是不医也会好,二是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当然不是说此病不能医治,而是说目前没有特效抗手足口病病毒的药,我们通过对症支持治疗的方法来对付手足口病。
绝大部分手足口病为轻型,表现轻松,预后良好,一周内痊愈。但是,极少部分重症会导致脑炎、脑脊髓膜炎、脑干炎,肺水肿,循环衰竭,抢救没成功的会致死或遗留严重后遗症。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性,一旦患手足口病,不管轻型、重型,必须到正规医院诊治。
有的家属还有疑虑,怎么才知道娃娃患的是轻型还是重型?轻型会不会发展成重型?有没有前兆?这个,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但是,经过我们对历年重症手足口的观察,总结了几点,凡是3岁以下患手足口病的娃娃出现以下表现的,得重型手足口的危险增加:
1、高热不退,体温在39℃以上,超过6小时没降到正常
2、烦躁、激惹、惊厥,像受了惊吓一样四肢不自主惊跳甚至抽风。
3、精神萎靡不振,和一般感冒明显不符合的精神萎靡。
4、反复呕吐,吃东西不吃东西都吐个不停。
5、呼吸急促,口唇发青。
6、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超过15×109/l
同所有儿科疾病一样,此病重在预防:注意卫生,加强营养,少吃生食,进食前先洗手,流行季节避免到儿童游乐场玩公共玩具。此病的治疗不建议不看医生就自己买药吃,所以这里就不赘述治疗办法啦。有看见字多就眼花的和有简短阅读癖的朋友也不要紧,记住最后一句话就成。
如果怀疑娃娃患手足口病,立即到正规医院感染科儿童疱疹门诊看医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