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看似是个“小病”,但一旦与哮喘有了因果联系,就变成了“大麻烦”。本报4月25日3版“莫让小烦恼变成大麻烦”一文系统介绍了三类药物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有效控制鼻部症状。但是,这些治疗只能对症,患者停药后,一旦再次接触过敏原,过敏症状就又会复发。那么,可不可以一劳永逸,解决过敏性鼻炎治疗需长期服药的问题呢?本期,耳鼻喉科专家为大家介绍了另外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就是“免疫治疗”。
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受过敏性鼻炎困扰十几年。发作时鼻痒难忍,就像有蚂蚁爬一样;流鼻涕就像打开了水龙头,止不住;严重的鼻塞导致晚上睡觉时打呼噜、憋气,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开始她一直接受药物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的效果越来越不好。患者因此非常痛苦,情绪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了抑郁,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很糟糕。
经检查该患者是对螨虫过敏,于是医生建议她接受规范的螨虫脱敏治疗(免疫治疗)。很快,女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症状好转,生活质量提高,她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跟家人的关系也变得融洽。她说:“如果能早点接受免疫治疗,我这十几年的人生会活得更精彩。”
有什么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F介绍说,过敏性鼻炎(又叫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患者教育、避开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手段。一线药物有抗组胺药、鼻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三类,能够迅速起效,完全缓解症状。但问题是,临床一旦停药,症状会立即重现,并且无法阻止过敏性鼻炎演变成哮喘。
免疫治疗不仅可以明显减少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这些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减少或停止药物治疗,并长期有效;能够防止发生新的变应原致敏;能够防止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因此,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治疗措施。”王F强调说。
医学界对免疫治疗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着。1998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意见书指出,免疫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无效或不能耐受时;
2001年的“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南又建议,免疫治疗最好用于疾病的早期,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和预防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疾病;2006年的欧洲过敏及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标准又指出,免疫治疗是一种改变疾病发展过程的对因疗法,应该尽早使用,以防止受累器官的黏膜发生不可逆损伤。近年来,甚至有专家提出:“将免疫治疗升级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线选择。”
什么人可以用
王F介绍说,一些患者是由暴露于过敏原而引发过敏症状,同时过敏原的种类单一或较少,且他们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或有一些不良反应。此时,若患者不愿再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在充分了解免疫治疗的风险和局限性的前提下,可以接受免疫治疗。
其实,不止是过敏性鼻炎,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特应性皮炎等,都可以进行免疫治疗。
但是,免疫治疗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的。王F强调,像药物无法控制的哮喘患者,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合并有其他免疫性疾病、心理功能紊乱、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患的患者,以及5岁以下儿童和治疗依从性差者,都不适合接受免疫治疗。
如何治疗
免疫治疗的方法是找到患者过敏的抗原,然后从患者能耐受的剂量开始,按剂量渐增的方法进行抗原注射。
谈到治疗成功的关键,王F强调,首先是找到恰当的抗原(标准化疫苗),其次是合理的给药方法,最后总疗程一般不应小于3年。
所谓标准化的疫苗,要求要含有全部的相关致敏蛋白,疫苗批次间主要致敏蛋白含量一致,批次间总效价一致。由于疫苗制备难度很大,目前临床上还只有针对尘螨一种过敏原的疫苗。
免疫治疗的给药途径包括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和非注射免疫治疗两类,后一类又包括舌下免疫治疗、口服免疫治疗、鼻内免疫治疗、气管免疫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方法。
皮下注射疫苗的剂量是逐渐增大的。初始治疗从最低浓度、最小剂量开始递增,递增时间间隔为7~14天;如果中断2~4周,重新开始时则不超过上次剂量的一半;达到最大剂量后,注射间隔逐渐延长至4~6周。
注意什么
同任何一种药物治疗一样,免疫治疗也会有不良反应。王F介绍说,有些人会出现强烈的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皮丘直径>4厘米,发红、瘙痒,出现伪足,此时可采取重复注射前次耐受剂量的措施;
对于轻微的全身反应,如并发鼻炎、结膜炎、哮喘、皮疹,此时可将注射剂量回调2~3步;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全身反应,如轻微全身反应外,还有眩晕、严重哮喘,警惕症状包括舌上下、咽、手心、脚心出现烧灼、痒、热等,此时就需要医生同患者共同评估是否要继续治疗,如果继续,就重新从最小剂量开始注射。
免疫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的抢救药品有抗组胺药、β2受体激动剂、类固醇和肾上腺素,临床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不同分级,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