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骨折不愈合率高,存在寰枢椎不稳定倾向,一旦移位就可能导致脑干、脊髓或神经根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四肢瘫痪、呼吸障碍甚至死亡。非手术治疗(头颈胸石膏、牵引和Halo支架等)相对安全,但需长期卧床,并发症多见,愈合时间长,不愈合率高,后期需行后路枕颈融合或寰枢融合,创伤很大又使颈椎活动功能严重丧失。
齿状突螺丝钉内固定术的最大优点是保留上颈椎旋转功能,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点,使骨折获得即刻稳定,愈合率高,可避免寰枢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以及非手术治疗的种种缺点。上颈部及颅颈段解剖复杂,齿状突后方即为延髓,前方为气管、食管、迷走神经、颈部大血管及其分支。齿状突最多只有9毫米宽,3厘米长,齿状突骨折复位后螺丝钉的固定位置必须位于中轴,要求手术操作非常精细而准确,不允许有丝毫偏差,更不允许反复操作。整个手术过程必须在同步X线监视下进行,以即时明确定位导针和螺丝钉的方向、深度和骨折端的位置,以防止损伤重要结构。如果技术操作不当或使用于禁忌证,则并发症较多,甚至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该术式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高难度而效果优良的技术,它需要特殊的器械及“C”臂X线监视器,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尚难以推广。我院成功完成该例手术,标志着我院脊柱外科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