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脱发并不罕见,它有别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性脱发,属于非正常的脱发状况。
有的是发育缺陷所引起的头发完全缺如或稀疏,称为先天性秃发,常常有家族遗传史,多数头发稀疏而细软,或出生时头发正常,不久即脱落而不长,或生长极为缓慢,有时伴有甲、牙齿等的异常,诊断和治疗非常困难。
而儿童期常见的脱发是后天性脱发,其种类繁多,大多由于受惊吓、焦虑、恐惧或营养不均衡,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脱发,最常见的是斑秃,严重者可以出现全秃甚至普秃。此外,还有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铁、缺钙;真菌感染,如各种头癣;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梅毒等也可以导致脱发。
拔毛癖的皮肤科表现
有一些儿童没有家族史,也没有特殊的后天性脱发的诱因,各种化验检查也都正常,仍然会不断的脱发,尤其是头部某一特定区域的脱发,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孩子是否存在拔取自己头发的习惯,注意孩子的书桌、床头等常独自呆着的地方是否有断发。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一种特殊的脱发――拔毛癖。
该病常常幼儿至少年期均可发病,可长期持续至成年,儿童患病率是成人的7倍。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比例较高,为男性的5~10倍。患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头发、眉毛、睫毛、胡须、腋毛或阴毛等拔去,形成无瘢痕性脱发。毛发缺失是患者或其家属反映的主要症状。脱发区常为单个或少数几个,最常见的脱发部位是手比较容易伸及的额、颞部,其次为枕、顶部,不同患者拔发的部位差异很大,但同一个患者拔发的部位一般比较固定。拔毛发的时间多在晚上、午睡前、洗澡时,或者患者认为方便的时候。部分患者在拔毛发前有精神紧张感,实施行动后感到轻松满足。儿童的拔发行为可被其父母等发现,但龄较大的女性患者常否认拔毛发,还会自行掩饰患处。少部分患者还将所拔的毛发吞食,引起肠道梗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检查脱发区可见脱发、断发往往同时存在,残留的断发高低不一,断端扭曲,脱发区边缘头发拉发试验呈阴性。如果患者否认拔发,临床又高度怀疑该病,可进行毛发镜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拔毛癖的心理学表现
拔毛癖患者常伴心理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焦虑症,也可伴发强迫性神经症、多动症、抽动症等,不少患者有啃甲、吮指、捏鼻、用手指卷发等不良习惯,或性格内向、脾气暴躁、易哭易闹等。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 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2001)均将拔毛癖归为“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病人有拔除毛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反复拔出自己的毛发,而导致毛发缺失,并有行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感。虽然企图控制这一行动,但经常失败,结果引起毛发缺失。这种意向并非皮肤疾病或妄想、幻觉等其他精神障碍所致。
我国对拔毛癖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为:
1. 引人注目的头发缺失是由于持续的控制拔发的冲动失败所致;
2. 病人诉说有一种强烈的拔发欲望,伴有一种行动前的紧张感和之后的轻松感;
3. 并非皮肤疾病,如皮炎所致,也不是对精神症,状如妄想或幻觉的反应。
拔毛癖的治疗及预后
拔毛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发病均起一定作用,约是四分之一以上的患者起病与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拔毛癖常起始于儿童青少年,起病越晚,越提示慢性化倾向,约三分之一的病人症状持续一年左右,部分病例可达20余年。
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虽然从分类学上这类疾病仍然归属儿童精神疾病,但部分患者和家人对到精神科治疗不易接受,绝大多数患者首先到皮肤科就诊和治疗。因此,皮肤科医生需要加强心理咨询技巧,承担起拔毛癖诊疗中的主要作用。
心理治疗有效。先与患者亲属取得联系,协助找出心理诱因,并予以防止。采取教育引导与行为治疗相结合,嘱咐患者如果有拔毛地冲动就弹橡皮筋,弹到疼痛并数数字,直至冲动地念头消失。适当用药增强治疗的信心,改善焦虑紧张情绪。纠正不良习惯,如男性患者剃光头发等也是可取方法。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缓解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对儿童患者,减少来自父母的压力和要求有助于本病的缓解。
药物治疗多选用抗抑郁片剂,如三环类的阿米替林,以及丙米嗪、多虑平、氯丙米嗪等;抑制五羟色胺再摄取的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要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