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合并动脉壁钙化,约有1~5名患者因冠脉病变处钙化而导致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失败。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Percutaneous rotational,coronary atherectomy, PRCA)通过机械方法r除内味而钙化或硬化斑块,经PRCA预处理再行常规PCI治疗,是目前严重钙化疗病变的常用处理方案。但造影所见钙化影像往往难以准备预判常规PCI能否成功,而常规PCI尤其高压扩张钙化病变后会导致明显夹层形成,夹层形成既往病认为是PRCA的禁忌症,因此在常规PCI处理钙化病变失败后再行挽救性PRCA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进一步明确。我们对钙化病变一般首先进行常规PCI处理,失败后再行挽救性PRCA,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于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因钙化导致常规PCI失败后进行挽救性PRCA处理患者共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8~84(72.3±10.1)岁。稳定性心绞痛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3月)史者7例。单支病变5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17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3例。PRCA靶病变25处,其中术前仅有轻度钙化2处,严重钙化23处。前降支病变19处,前降支+左主干病变3处,右冠脉病变2处,回旋支病变1处,狭窄程度90%~99%(93.2±5.1)%。行挽救性PRCA的原因包括:小球囊(1.25~1.5mm)无法通过3处,其中首次无法通过1处,扩张后再次更换球囊无法通过2处;球囊完全不能扩张10处,球囊扩张不充分10处,其中3例方案通过支架均失败)球囊扩张看似充分但浓度多种方法(强支撑指引导管,多导丝,更换支架)但支架无法通过2处。20处球囊不能或预扩张或扩张不充分病变中,18处应用等同参考血管直径或小于参考血管直径0.5mm高压球囊以24~30mm大气压[(26.1±2.4)大气压]高压扩张,其中7处高压球囊爆裂;2例应用2.5mm普通球囊后以16~18大气压预扩张。22例经球囊扩张病变中,除2处仅有轻型夹层形成,其余20例均有明显夹层形成,但血流均为T1M1-3级,25例常规PCI失败者中,5例术后3天~3周行挽救性PRCA,等待期间无心梗发生;其余22例均即刻进行PRCA。所有患者均无病变处血栓影像。
1、2 手术方法和围术期用药
常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1次/日,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600mg,后75mg,1次/日。100U/kg,手术每进行1小时追加肝素1000U。3例术后静注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持续应用2~3天。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300mg,1次/日,氯吡格雷75mg,1~2次/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4000U,1次/12小时,持续3~5天。经桡动脉途径8例,经股动脉途径17例,应用6F指引导管7例,应用7F指引导管18例。按参考血管直径50%~60%选取相应大小旋磨头,旋磨转速为1.5×106~1.9×106r/min,每处病变旋磨3~8次,每次持续10~25s,推进速度为0.5mm/s,旋磨过程中注意转速无衰减。旋磨后如出现痉挛,则冠脉内注射销酸甘油,如出现慢再流或无再流,则注射硝普钠。按常规球囊再次预扩张,后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
1、3 PCI成功标准
支架充分扩张,管腔狭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