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指利用夏季高温的气候特点采用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防治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的治疗方法。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理论。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天地”,“天人合一”,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而阳气不足,阴盛之人易感受寒邪而发病。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则冬至时不易被严寒所伤。
那些病适合冬病夏治?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如:支气管炎、反复感冒、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老寒腿、颈椎病、肾虚引起的腰痛。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病、膝关节疼痛、冻疮等效果显著。
如何进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
贴敷疗法又称“天灸”:一般在夏季三伏天利用自然高温气候选用特定穴位贴敷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特制中药膏剂。以达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除顽痰痼疾作用。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