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唐和中唐筛查哪个更准确?
其实作为筛查手段,早唐和中唐都不能确诊,所以谈不上准确,没有“准确率”一说。通常以“检出率”和“假阳性率”来评价某一个筛查手段。检出率高且假阳性率低是一个好的筛查手段的标准。
从国内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早唐的检出率高于中唐,假阳性率低于中唐。早唐的检出率在85%左右,假阳性率为10%时;中唐仅可识别约45%的受影响胎儿,假阳性率为5%。
2、早唐更准确为什么很多地方不做?
早唐依据母体血清生化指标结合胎儿NT厚度测量来进行,所以能进行早唐筛查的医疗机构必须有测量NT的资质。然而NT的检测对超声医生的技术要求和超声机器的配置要求均很高,国内真正获得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NT认证的医生并不多。
此外,NT检查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宝宝的位置,如果宝宝的位置不好,无法获得最佳检测平面,NT的测量就不准确了,一般一个NT测量需要的时间至少10分钟左右,所以NT检测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的图像“惨不忍读”。
3、做了早唐还需要做中唐吗?
早唐和中唐都是主要针对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进行筛查,根据筛查策略的不同,做法有所差异。如果进行单次筛查,做了早唐就不需要做中唐了;如果采取早中孕联合筛查策略,做了早唐之后还需要做中唐,然后再计算出联合风险。
建议:我们提倡不要用早唐和中唐这些过时的方法了。
4、唐氏筛查的结果是高风险,既然假阳性不低,我想再复查一次可以吗?
唐氏筛查的原则是不重复检测,因为筛查本来就不是诊断,是一个大体的风险高低的判断,不同的检测体系对同一个样本的判断也会存在差异。重复检测也会带来解读上的困惑,如果两次检测的结果不同,你究竟该相信哪一个呢?
唠叨:不要用早唐和中唐这些过时的方法了。
5、既然中唐检出率不高,只有55%左右,为什么还要做呢?
虽然中唐筛查的检出率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如果不做中唐筛查,仅用孕妇年龄超过35岁作为筛查手段,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只有30%。虽然中唐筛查的检出率并不如大家期望的那么高,但是比不做筛查还是要好很多。
6、双胎是不是没法做唐筛?
不建议单独通过母体血清学指标(如中唐)评估双胎的唐氏风险,但早孕期结合每个胎儿的超声标记(包括NT,三尖瓣返流等)再加上母体的血清学指标进行的早期唐氏筛查是有价值的,双胎NT加血清学筛查的检出率为75-80%,假阳性率为5%左右。
福音: 目前产前无创DNA检测可以检测怀有双胞胎的孕妇。但只在指定的医院产前诊断科开展,且需要经过专门的双胎产前咨询后确定是否适合采用无创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
7、唐筛低风险,出现心室强光点等超声软指标该怎么办?
无创DNA检测
8、唐氏筛查提示临界风险怎么办?
无创DNA检测
9、糖筛没过关需要做羊水穿刺吗?
“糖筛”和“唐筛”是不同的,“糖筛”是糖尿病筛查,“唐筛”是唐氏综合征筛查,后者高风险需要做羊膜腔穿刺,前者没过关是妊娠期糖尿病,根本不需要做养穿。你可别笑,临床上真的遇到过“糖筛”没过关的准妈妈来要求做羊膜腔穿刺,真是晕倒!
10、35岁就不能做唐筛了,一定要做羊膜腔穿刺吗?
35岁属于年龄高风险,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建议直接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等)来确诊是否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但不代表35岁就不能做唐筛了,高龄孕妇在充分认识唐筛的检测价值(即唐氏筛查属于风险评估,低风险代表怀有唐氏儿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是指没有风险。)之后,仍然可以做唐筛。
不过我会建议无创DNA检测。
11、我们夫妻都正常,家族里也没有唐氏综合征,为什么还要让 我做唐氏筛查?
95%左右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父母均为正常且家族中也没有唐氏综合征,其发生是受精卵早期细胞分裂错误或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分裂错误导致的。仅有5%以下的唐氏综合征的发生与父母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易位)有关。
所以理论上讲,不管是否有家族史,所有怀孕的人都应该进行唐氏筛查,因为正常人怀孕均有可能发生唐氏综合征,35岁以下的正常孕妇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为1/700~1/800。
12、既然唐氏筛查不准确,无创胎儿DNA检查更加准确,为什么不直接用无创取代唐筛?
1)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报告中提及了21、18和13号染色体,但事实上检测了所有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如果发现其他染色体有问题,临床医生会通知您。
2)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讲,目前无创胎儿DNA检测成本比较高,太贵了。
题外话:如果你有钱买iPhone 6,不如就选无创胎儿DNA检测吧。
13、无创双胎DNA检查与羊穿的区别?
无创双胎DNA检查方法是采集5ml母体外周血,提取其中所有游离DNA并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通过对胎儿DNA目标区域(如第21、13、18号染色体)的相对含量测定来判断是否存在上述染色体片段的剂量改变(如增加或缺失)。
近几年无创技术不断提升,检测胎儿(包括双胎)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99%以上,但这并不表示无创能看到所有胎儿染色体的信息,目前无创检测提示高风险的孕妇均需要通过染色体核型验证来发现染色体数目、结构等异常。但无法对异常胎进行定位,这是该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之一,所以侵入性产前诊断仍不可被取代。
然而,实际情况中双胎妊娠多数为正常双胎,所以无创产前DNA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孕妇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不过,在无创检测术水平成熟之前,所有无创检测阳性的病例仍需要对双胎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