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遇到在其他医院诊断了所谓宫颈“患病”的患者,忧心忡忡,担心得了不治之症,甚至不惜要求过度治疗。今天在这里不得不吐吐槽,希望我的同行们能从利于患者的角度出发,谨慎处理。
1、“宫颈糜烂”:初听到这个诊断,再加上有的医生告知癌变的危险,大部分没有医学常识的女子都心存忧虑。其实正规的医学诊断早已废弃了这个名词。女性的子宫颈分内口和外口。内口上皮是一种纤细、会分泌粘液的红色柱状细胞,外口由灰黄色的鳞状上皮覆盖。因柱状上皮为单层,其下的间质呈红色,故肉眼观察为红色糜烂样。在分娩后宫颈外翻或雌激素刺激作用下,位于宫颈内口的柱状上皮可移到宫口外侧,表现出糜烂样的改变,所以目前正确的说法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宫颈正常的生理变化,没有症状无需治疗,而且如果真正病因不去除,宫颈糜烂还会重复出现。
2、宫颈纳氏囊肿:说白了,和脸上的“青春美丽痘”形成类似,腺体开口堵塞,里面的液体排不出形成的潴留囊肿。想想看,没长到脸上,不影响容貌,有治疗的必要吗?
3、宫颈肥大:还有病人问,有医生给她诊断宫颈肥大,需要怎么治疗,我告诉她,这就像有人大脸盘有人小脸盘,你说要管吗?随后患者释然……
应该说,以上三种所谓宫颈疾病的诊断,其实都是宫颈形态学上的改变,不是真正的宫颈病变,没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等临床症状,大可不必处理。
4、宫颈息肉:与上述宫颈病变相比,宫颈息肉可能还有治疗的必要。它的形成大多和炎症刺激有关,也有子宫内膜息肉脱至宫颈口外,因有感染、接触性出血等不适,极个别恶变,可以考虑手术摘除,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一般小的根部纤细的门诊摘除即可,但由于不能去根,如割韭菜一样,有部分患者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再次复发。如基底宽体积大有出血风险的要住院手术切除。
5、宫颈HPV感染:随着宫颈癌病因的明确,大多数患者都知道高危HPV感染会得癌,也引起了过多的恐慌。其实在25岁之前的妇女,只要有性行为,50%-80%可以有一次HPV感染的机会,若抵抗力强,可能会自动将它清除,或与病毒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只有同一高危型的HPV病毒持续感染10年才发展到宫颈病变。宫颈病变从CIN I,到 CIN II,再到CIN III,再到宫颈癌,还有很长一段路。一年一次TCT检查,可早早将其阻断在癌前的路上。另外,尚无明确有可以清除HPV病毒的药物,西方国家研发治疗性HPV疫苗和预防性HPV疫苗据说效果不错,但价格昂贵尚未在国内普及。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合理膳食、适度体育锻炼都是清除病毒的可靠途径。
宫颈病变之所以让患者惊恐,无非就是担心癌变,而医生之所以淡定,就是因为宫颈易于暴露,筛查手段可靠,即便发生癌变,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愈。若不幸到了宫颈癌晚期,严格按照治疗规范进行手术治疗及必要的放化疗,预后也是相对乐观的。各位患者只要牢记遵循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体检和宫颈癌的筛查就会保证你的宫颈不惹麻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