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所引起的视功能障碍性眼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已经占全球致盲眼病第一位。一般情况,患糖尿病3-5年以上就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或白内障,病程达15年着发生率为90%以上。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眼病。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显著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达50%左右。糖尿病眼病早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因此常不被重视,随着病变的加重,可出现“飞蚊症”、眼前闪光、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力下降而最终失明。眼部检查可发现:晶状体混浊、视网膜上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以及新生血管型青光眼等。
如何做好糖尿病眼病的防治呢?
1、注意和避免与其有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及肥胖等;
2、做好内科的血糖控制,定期做眼科专科检查裂隙灯、眼底照相、眼B超以及荧光血管造影确诊有无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进行准确分期;3、根据糖尿病眼病的不同程度分别进行下列治疗:
a、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糖尿病白内障的产生与加重,不但损害患者的视力,而且影响眼底的检查和治疗。因此,糖尿病白内障要比一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更早更有必要做手术。
b、视网膜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使用激光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方法,目的是封闭那些易出血的新生血管,消除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的因素,同时也可使已经生成的新生血管退化。防止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型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而至的失明。
c、玻璃体切割手术:对于已经发生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发生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时则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以清除玻璃体积血,使视网膜复位。
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并发症,手术也仅能恢复部分视力,及时防治十分重要,当发现患糖尿病后,应该在内科医师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情况下,做到定期检查眼底,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自觉视力下降时往往为时已晚,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增生性病变,及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以防止进一步发生新生血管的一系列并发症,保护残余视力。
总之,作为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节食、运动、避免肥胖及减少压力,发现病变及时就医;作为医院提高诊治水平,建立糖尿病患者病历档案和数据库,使之能够专病专治;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糖尿病眼病防治这一重要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