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的非手术治疗
1、安静休息
①给病人营造安静的环境 避免室内喧哗、哭闹,克制自己伤心、痛苦的表情,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有利于稳定病人的血压及颅内压,减少再出血。
②清除病人烦躁不安的原因。病人烦躁不安,应先查找是否有不良刺激,如高颅压所致的头痛、膀胱胀满、高血压、体位不适、床铺不适等。排除了以上导致的烦躁不安原因外,病人仍然烦躁则可用镇静剂镇静治疗。可适当用安定、苯巴比妥类、氯丙嗪等药物,但剂量不宜太大,以免影响对意识状态的观察,慎用吗啡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
2、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发生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控制高血压至正常的上线或稍高于正常,可大大减少脑再出血的危险。若血压被降为病人平时血压以下,则会发生脑血流减少,导致脑梗死。因此降血压不宜过低,应参考原来的血压水平。选用适当的降压药,使血压逐渐下降到脑出血前原有水平或稍高水平。急性期,不主张应用口服降血压药,其作用较慢,不利于有效、快速降血压,不利于预防、控制再出血,所以多选择静脉给药途径,可选用硝酸甘油注射液5-10mg或硝普钠注射液50mg用5%葡萄糖液250稀释缓慢静滴或用微量泵缓慢泵入,每15分或半小时监测一次血压,根据血压高低来控制降压药的滴速,直至血压降至收缩压正常的上线或稍高于正常。一般将收缩压(即高压)控制在130-150mmHg间。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叶
3、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脑出血病人多数有意识障碍,极易出现舌后坠,同时口腔、咽喉、气管内分泌物亦较多,不易排出,呼吸道不通畅,容易缺氧而发生肺部感染危及生命。脑出血昏迷病人预防肺部感染成为治疗脑出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救治措施。保持侧卧位,可防止呕吐物倒吸入气管加重肺部感染;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七叶皂苷钠药物控制肺部静脉渗出、吸氧,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支持营养等综合治疗方能凑效。一部分病人肺部感染重,血氧饱和度长时间低于90%,经上述综合措施不能纠正缺氧,则需行气管切开来控制肺部感染。
4、控制脑水肿 急性脑出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水肿在5~7天内达高峰,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故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脑出血的重中之重。方案如下:
①20%甘露醇250ml静滴,30分钟内滴完,视病情每6~8小时一次。由于脑水肿达高峰后还持续3-5天,所以甘露醇用量宜在发病后的12-14天开始减量,3-5天后停用。
②利尿剂:常与脱水剂合并使用增强降颅压效果。一般用速尿20~40mg静注,每日2~3次,连用3~5天。副作用易致低钾,应注意纠正。
5、低温治疗 头部放冰袋,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同时降温可减轻脑水肿。
6、不用或少用止血药 虽然一般认为脑内出血难以药物制止,但对点状出血、渗血,特别是并发消化道出血时,或伴有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时,止血药物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故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可适当使用。如止血芳酸、安络血等。现代研究认为:血凝酶是引和加重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但盲目地应用止血剂有使动脉硬化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且有加重脑水肿,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可能。因此应根据情况是否需用止血药物。
7、保持营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昏迷禁食的成年病人每日静脉补液不可过多过快,每日入量不超过2500ml,其中生理盐水500ml,并发心脏病、心功能差者液体入量应限制在1500ml。按化验指标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48h后可鼻饲流质,并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从米面中获取)。鼻饲管应每周更换一次,以防引起食道炎。
8积极防治并发症 脑出血病人并发症多,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中枢性呼吸衰竭、褥疮、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在积极抢救的同时,注意发现和及时治疗这些并发症。
9 24小时后颅脑CT常规复查 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有无再出血及再出血的量,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复查理由是24小时内再出血几率极高,早复查,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在于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防治并发症等方面,病人才能逐渐脱离危险,顺利进入康复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