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估是不完全的。
0级: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检查或MRI等)进一步评估。
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检查可对乳腺进行全面评估。当超声作为初次检查时,下列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一种情况是超声检查乳腺内有明显的病灶而其超声特征又不足以做出评价,此时必需借助乳腺X线检查或MRI;另一种情况是临床有阳性体征,如触及肿块、浆液性溢液或乳头溢血、乳腺癌术后以及放疗后疤痕需要明确是否复发等,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也必须借助乳腺X线检查或MRI对乳腺进行评估。
(2)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级。
1级:阴性。
临床上无阳性体征,超声影像未见异常,如:无肿块、无结构扭曲、无皮肤增厚及无微钙化等。为使阴性结论更可信,超声检查部位尽量与乳腺X线检查联合检查所关注的乳腺组织区域对应。
2级:良性病灶。
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可6~12个月随诊。如单纯囊肿、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也可以归类1级)、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有记录的经过多次检查影像变化不大的结节可能为纤维腺瘤等。
3级:可能良性病灶。
建议短期复查(3~6 个月) 及其他进一步检查。
根据乳腺X线检查积累的临床经验,超声发现明确的典型良性超声特征(实性椭圆形、边界清、不饱满的肿块)病灶,很大可能是乳腺纤维腺瘤,它的恶性危险性应该小于2%,如同时得到临床、乳腺X线检查或MRI的印证更佳。多中心研究数据证实,除了基于超声检查发现的活检,超声检查短期随访也是安全的,短期随访是一种现在的处理策略。新发现的纤维腺瘤、囊性腺病、瘤样增生结节(属不确定类)、未扪及的多发复杂囊肿或簇状囊肿、病理明确的乳腺炎症、恶性病变的术后早期随访都可归于该级。
4级:可疑的恶性病灶。
建议活检。此级病灶的恶性危险性3%~94%。评估4级即建议组织病理学检查: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提供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不完全符合良性病变或有恶性特征均归于该级。目前可将其划分为4A、4B及4C三类。4A级更倾向于良性可能,不能肯定的纤维腺瘤、有乳头溢液或溢血的导管内病灶、不能明确的乳腺炎症都可归于该级,此级恶性符合率在3%~30%;4B级倾向于恶性,此级恶性符合率在31%~60%;4C级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此级恶性符合61%~94%。
5级:高度可能恶性,应积极采取适当的诊断及处理。
超声声像图恶性特征明显的病灶归于此级,其恶性危险性大于95%,应开始进行积极的治疗,经皮活检(通常是影像引导下的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6级:已经活检证实为恶性。
此级用于在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上。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手术前后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影像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