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在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均称之为便血,它是一种常见症状,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有些甚至是重病的先兆;反复出血可致贫血;出血量多可引起休克、甚则危及生命。所以对便血不容忽视,应查明原因及时予以治疗。
临床上根据便血量的多少分为隐性便血和显形便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风为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便血的原因颇多,根据引起出血原发疾病的不同分为上消化道疾病,下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
中医称便血为“血便”、“下血”、“泻血”、“阴结”等,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有远血、近血之分,按血色鲜浊,又有肠风、脏毒之别。历代医书对便血的病因病机都有详细的阐述。《内经》指出其主要病机为邪结阴分,阴络受损;《金匮要略》指出便血的辨证当分远血、近血,同时根据其不同病理属性提出不同的治疗方药;
《诸病源候论》认为便血由五脏所伤,并有寒热之别;《济生方》首先将便血分为“便血”和“肠风脏毒”两门,对便血的治疗,提出“风则散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的病位“独在胃与大肠”,“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的治疗原则;《证治要诀》以有无里急后重作为便血与痢疾的鉴别要点;
《医学入门》把便血分为肠风、脏毒和阴结,并认为三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亦异;《景岳全书》也谈到便血与肠Y(痢疾)的鉴别,并明确指出远血、近血的部位;《证治汇补》以纯下清血、血色鲜红为热,色暗为寒,色黑为淤,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便血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失慎,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及久病体虚等。其主要病机为火热熏灼、胃肠脉络受损,或中气不足,脾胃虚寒,血失统摄而溢入肠道,以致发生便血。初病多实,病久则转虚。
因痢疾、便血、痔疮皆以大便下血为表现,应注意鉴别:痢疾以便时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痔疮为便血鲜红,常伴有便时肛门疼痛,指诊不难鉴别。另外当上消化道出血量多,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酷似下消化道出血,相反,空、回肠出血量不多,在肠道停留时间长,可现黑粪,酷似上消化道出血。
便血的治疗,首当止血,但应根据不同的病性实施不同的治法。首先应辨别便血的颜色及性状,再则辨病性的寒热。辨证施治。胃中积热,宜清胃泻火、化瘀止血;肝胃郁热,宜泻肝清火、凉血止血;气滞血瘀,宜行气解郁、活血化瘀;热毒内结,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湿热蕴蒸,宜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中气不足,宜益气健脾、养血止血;脾胃虚寒,宜温阳健脾、坚阴止血。
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摄,避免情志刺激,适当休息,对便血较多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有无心悸,面色突然苍白,脉细数等症,以防虚脱。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物,少食多餐,忌烟酒及辛辣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