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的手术范围集中在颅腔和椎管,手术难度和风险最大。神经外科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进展为契机。就手术而言,从病灶的暴露来看,神经外科的发展有三次飞跃。
1、眼睛手术模式
在眼睛直接观察下手术,可谓眼睛手术模式(eye operative surgical technique,EOST)。眼睛直接观察手术野,优点是最真实和自然,缺点是不能近距离观察和放大目标,看不清微小病灶及其比邻结构。显然,不借助光学仪器放大和照明手术野,是无法进行精细操作的,也就不能奢谈微创效果。
2、镜头手术模式
在光学镜头图像引导下手术,可谓镜头手术模式(lens operative surgical technique,LOST)。光学镜头不仅放大病灶,而且提供良好的照明。安装在万向支架上的光学镜头犹如 “长柄眼”,可帮助手术医师从多个角度将病灶及其比邻结构显露清楚。这样就能进行精细操作了,可以取得微创效果。
人类的颈项不能伸缩和旋转,光学镜头的使用受到焦距的限制,采用镜头手术模式,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倒是方便、内视镜和外视镜的使用就相当不便、远视镜的使用则不可能。
镜头手术模式的缺点是束缚手术医师的手和眼,譬如,显微镜镜头手术模式就有如下缺点:
(1)显微镜镜头手术模式使用的显微镜系统,体积庞大,占据空间相当多,器械传递和手术操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2)在显微镜镜头手术模式中,手术医师目不转睛地通过镜头观看手术野,进行“近距离观察、远距离操作”,必须屈颈、不能随时变换姿势,长时间手术操作容易疲劳和不适;
(3)术者、助手、器械护士把握手术进程的方式和效果不同,术中配合困难。
3、视屏手术模式
在显示屏图像引导下手术,可谓视屏手术模式(screen operative surgical technique,SOST),其前提是将镜头图像转换为视屏图像,相关技术是数字图像采集技术,相关设备是实时观察和记录系统。
视屏手术模式的优点很多:
(1)不束缚手的操作和眼的观察,术中可随意变换姿势,手术操作舒适;
(2)术者、助手和护士获得相同的视觉信息,术中配合容易;
(3)可同步观摩手术进程,便于多人实时讨论手术难点和直观教学;
(4)可保存手术的电影资料,便于回顾分析和教学研究;
(5)可简化术中观察系统,设备轻便、成本低廉;
(6)可优化组合多种光学镜头,取得最佳观察效果。
视屏手术模式突破了焦距的限制,任何光学镜头均可在显微手术中发挥作用。
目前,只有内视镜神经外科采用视屏手术模式并得到一致认同,其适应症以囊液病变为主,逐渐纳入实质病变。其实,只要建立的工作通道恰当,内视镜神经外科的适应症可以包括颅腔和椎管的任何病变。显微镜视屏手术模式和外视镜视屏手术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前者仅见日本学者Seiki Y et al(1998)报道的笨重显微镜视屏手术模式和中国学者朱兴宝等(2010)报道的轻便显微镜视屏手术模式;后者仅见美国学者Mamelak AN et al(2008)的报道。至于远视镜视屏手术模式,则至今未见报道。
做事应该遵循简捷的原则。如果不借助仪器就能将病灶及其比邻结构看清望准,首选眼睛手术模式,手术操作轻松、自然。但是,颅脑中线区的病灶位置深、比邻关系复杂,只有借助光学仪器观察,才能在直视下进行显微操作。
至于光学镜头的使用方式,应该以视屏手术模式代替镜头手术模式。一方面,可以解除光学仪器对手和眼的束缚,手术不仅舒适而且更容易产生微创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优化组合各种光学镜头,取得最佳观察效果以适应颅脑中线区手术对光线和视线的较高要求。
在现有条件下组建的便携式多功能实时观察和记录系统立体感不强,这是轻便型视屏手术模式得不到广泛接受的原因。不过,随着3-D摄像技术和3-D视频显示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久就将实现视屏图像立体化。一旦视屏图像与镜头图像没有显著差别,手术医师就会乐意采用视屏手术模式,就可以根据术中情况和个人偏爱,任意选择内视镜、显微镜、外视镜或远视镜,手术就会既微创又舒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