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些糖尿病的老病号就会想:开玩笑,糖尿病是什么?我早就知道。不就是血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超过正常限度,从尿中开始向体外排出吗?与脚溃烂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表面现象。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往往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才表现出严重后果。
这些后果可以统称为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管损害就是其中一种主要损害。血管受到损害以后,组织和器官得不到充分的养分供应,必然出现一系列问题,初期可能是功能不全,发展致严重阶段就是坏死。血糖升高导致血液粘度增加,可导致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液中过多的糖结合了血红蛋白,可影响输氧的能力,使组织器官处于缺氧状态;
血糖过多导致了细胞中有毒代谢产物增加,使细胞受到损伤,进而影响血管功能;高血糖刺激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管腔缩小,弹性降低,可严重影响血液供应量;糖代谢异常导致了脂代谢的异常,可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并加速其进程。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体的动脉系统可逐渐受到损害,影响到血液的供应。
下肢相对于心脏是偏远地区,后勤供应线长,受到影响的机会自然很多,而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地处"最边疆"的脚趾的问题,然后是整个的脚部,于是就出现了"糖尿病足"的概念:最初晚上睡觉时感觉脚发凉,热水泡不管用,棉被捂一夜也不管用;而后走路时小腿疲劳,只能走走停停;再往后是下肢疼痛;
最后是足趾局部皮肤水疱、破溃、感染、溃疡、变黑(坏疽)。随着病变的逐渐发展,这种从脚趾开始的坏疽可以逐渐向上发展,严重者可引起整条肢体的坏死,此时已经威胁到人的生命,截肢保命就成了唯一措施。据统计,糖尿病足住院者占全部糖尿病住院病人的10%,其中3%需截肢。50岁以上的年龄段中,与正常人相比较,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高出40倍。
那么,糖尿病足出现后,是否一定要截肢呢?当然不是。截肢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药物治疗原发病是主要的措施,可延缓血管病变的发展。但如果药物作用不大,血管外科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既然糖尿病足是脚部血液供应不够所引起的,通过人工搭桥将血液引到脚部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是的。这是很多年来外科医生经常进行的一种传统手术方式。搭桥时必须越过病变狭窄的血管,从大腿根部直到脚腕,否则就会影响到远处的血液供应,一般来说,桥搭得越远,保护远端肢体的效果就越好。
搭桥就是搞建筑,材料哪里来?最容易想到的是人造血管。多年应用下来,发现人造血管短距离应用效果不错,如果太长,则内部血栓形成导致阻塞的几率较高;在跨越膝关节的地方人造血管也常常被压瘪而引起阻塞。另一种材料就是病人自身的材料了,贯穿下肢全长的大隐静脉是最理想的。
但应用中发现大隐静脉也有一定缺点,就是口径比较小,血液供应量常常不够大,而且相当多的病人大隐静脉本身也有问题,获得一条腿的长度有困难。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弗雷得曼博士将两种材料结合应用,膝上一段采用人造血管材料,跨越膝盖和膝下的一段采用大隐静脉,称做序列性旁路术,既满足了血液供应量,又减少了阻塞的几率,适应面宽,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推广。
我们在应用中发现,两段移植物的接头与远端的接头是手术的关键,于是在这两个部分进行了改进。两种材料的接头本来是共同接在人的动脉上,改成了人造血管自己接在动脉上,由大隐静脉再接在人造血管上,对提高局部血流通畅度有一定好处;远端脚腕部的接头进行了扩大,把与动脉伴行的静脉改变血流方向,使大隐静脉注入点由一点变成了两点,脚踩两只船,创造形成了共同流出道技术,带动了血流量。
由于脚部重新获得了足够的血液供应,脚趾溃烂区奄奄一息的细胞和组织很快恢复了活力,溃疡可以迅速愈合。病人感到脚暖和多了,走路小腿也不疼了。
对于足趾或部分脚面都已经坏死的情况,当然死去的不可能复生,但由于血液供应充沛,坏死区的边缘不再继续向上蔓延,正常和不正常组织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明显,最后,坏死的足趾可以自己脱落,难以脱落时采用手术方法将坏死部分切除也就可以了,避免了"因脚失腿"的高位截肢,充分保留了肢体的功能,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