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内分泌专业的医生,主要诊治成人内分泌疾病,有时也有一些儿童糖尿病的家长慕名找我给他的孩子看看病,做做指导,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注射胰岛素,怎么饮食,是不是少运动等。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艳杰
其实儿童患有糖尿病以后运动方式基本同成人一样,既不能少运动,也不能过度运动。
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活内容之一。运动可产生热量并能控制体重;运动能促进心血管功能;运动还能增强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葡萄糖利用,有利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运动还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的种类和剧烈程度应根据年龄和运动能力进行安排。糖尿病儿童及家长要注意一下几个要点:
1 运动不能代替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疾病。虽然运动可以降低血糖,但是不能完全依靠运动来控制血糖,更不能随便停药胰岛素。
2 急性期不建议患儿运动----糖尿病有其自然发展的阶段,1型糖尿病有个代谢紊乱期,就是孩子刚发病的阶段,也叫急性期。这一时期,孩子需要静养,治疗重点应该是平衡好饮食,用胰岛素调整好血糖,不宜参加任何运动。
3 遵循个性化和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孩子的运动就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根据他过去的运动方式、运动量作为参考,不能千篇一律;运动强度要适当,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要掌握好时间,原则上应该餐后半小时运动,每次活动30-60分钟为宜。
4 预防运动中的低血糖----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可于运动前有计划的加用少量的食品,或适当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运动中一旦出现低血糖者,可立即吃点糖果或点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在没有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补充食物。
5 已有视网膜、肾脏并发症者及代谢控制不良的患儿不宜剧烈运动。
6 较适宜可选择的运动包括骑车、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
7 不适合的运动项目有拔河、长跑、倒立、扳手腕。
8 运动量适宜的标准----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