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的发展漫长而悠远,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曾尝试给窒息的患者经喉插入导管以改善患者的通气。至公元一千年左右,人们开始采用银质导管用于改善窒息患者的通气。直到1897年德国科学家Killian(支气管镜之父)首先报道用长25cm,直经8mm的食道镜,第一次从气管内取出骨性异物,其开创了能插入气管和支气管进行内窥镜操作的历史。1907年Jackson将微型灯珠装在镜管尖端而增加亮度和视野,用于诊断及治疗气管、支气管内和肺部疾病,从而完善了气管、支气管内窥镜。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潘浩
支气管镜就有一些象胃镜,只是胃镜插入的是消化道,而支气管镜插入的是呼吸道。支气管镜的分类很多,常用的分类是:一、硬质支气管镜,二、可弯曲支气管镜。第二类逐渐发展成为纤维支气管镜(俗称纤支镜)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俗称电镜)。一、二类支气管镜各有其优缺点,应用于不同的领域。我们平时多见的还是以纤支镜为主。
纤支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早已显示出其许多优点:
1.镜体较软,可以弯曲,在患者自然仰卧或座位时均可检查;
2.扩大了适应症;
3.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的阳性率高;
4.纤支镜检查操作简单,较安全,并发症少;
5.微创治疗,一些疾病不需要开胸等外科治疗就可以纤支镜圆满解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