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60%的习惯性流产是与免疫因素相关的。通过各种免疫治疗,90%以上免疫相关因素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最终能够成功妊娠。
乐清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梁玉杰
Part 1:60%的习惯性流产,和免疫因素相关怀孕本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对于曾经接二连三发生过自然流产的女性来说,看到验孕试纸变成“中队长”(两条杠)时,心情却是复杂得很,有一半是喜悦,一半却是忐忑不安。
不安的原因,当然是担心这次的怀孕会否和以前一样,中途突然自行流产,保都保不住。
这样的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事实上,习惯性流产在临床上很是常见。
有过3次或3次以上在28周之前的自然流产,就被称为习惯性流产。
说起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原因,张建平教授认为:“超过60%的习惯性流产是与免疫因素相关的。”
比起那些连发病原因都还没找到的疾病来说,显然,习惯性流产这个已经找到主要原因的疾病,其治疗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那么难。
“通过各种免疫治疗,90%以上免疫相关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最终能够成功妊娠。”张建平教授的一句话,带给大家极大的希望。
正常情况下,外来异物入侵人体后,人体会发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对该异物进行攻击和清除。
不过,一般正常的怀孕过程中,妻子会对来自丈夫的基因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告诉自己的免疫细胞,不要把它当成异物攻击排斥。
这个过程,当然不是妻子用嘴巴说说就可以的,它依靠的还是妻子身体里的免疫反应。
面对丈夫的基因抗原,妻子的身体就会产生一种保护性的因子(即封闭因子或封闭抗体),它能对丈夫的抗原进行修饰伪装。这相当于打了个印章,告诉妻子的免疫系统:这是自家人。这样一来,妻子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就不会对来自丈夫的基因进行打击。这样就不会发生免疫相关的流产。
发生免疫相关性流产的孕妇,往往就是因为孕妇无法对自己丈夫的基因抗原产生封闭因子。因此即便怀孕了,孕妇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是会不停地攻击含有丈夫基因的“外来物”,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这就是最常见的同种免疫型流产。
Part 2:丈夫的血,就是特效药乍听起来,似乎这是无可改变的现象――妻子的免疫系统不能接受丈夫精液里的基因抗原。
甚至,国外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同种免疫型流产可以叫做夫妻的错误结合。因为,如果夫妻双方都换了其他伴侣,男方的基因抗原,在另一个女性身体内,很可能会被接受并且不会受到其免疫系统的攻击;或者是换成另外一个男性,其精液的基因抗原进入女方体内后,也能够被接受并且不被免疫系统攻击。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流产这个问题了。
所幸的是,我们并不需要用“离婚”这么冷酷的方式,来纠正这种“错误的结合”。
这种习惯性流产的免疫治疗,说起来并不难操作,也不会给夫妻双方带来多大的痛苦。
道理上,其实也很简单。妻子的免疫系统不是老认为丈夫精子里的是外来物质吗,那就多刺激几次,“混个脸熟”。张建平教授这样形容
操作上,要先抽取丈夫的静脉血,然后分离出淋巴细胞,随后将淋巴细胞注射到妻子的皮内。
“大概2~4星期注射一次,一般注射了3~4次后,就可以抽血检查妻子体内有无封闭抗体。”张建平教授解释到。当妻子体内的封闭抗体转阳后,夫妻双方就可以放心“造人”了。
从抽取丈夫血液开始,到妻子产生封闭抗体,整个过程,顺利的话,一般只需2个多月。
可见,这种免疫相关性的习惯性流产,治疗其实并不难。
张建平教授呼吁那些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压力不要过大,因为目前该病的治疗效果很好。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达到99%,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不过,对于免疫检查 “一般不建议没有流产史,或流产一次的女性来做免疫检查”,张建平说道。一般目前主张有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者,才有进行免疫检查的必要。
最重要的是,现在有90%多的习惯性流产患者病能查到原因。“,这样就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的效果也会比较好。”张建平教授表示。
Part 3:要安胎,但不要完全卧床习惯性流产患者一旦怀孕,为保险起见,一般都需要安胎处理。
安胎不意味着需要”全城戒备”,也不是说要完全卧床。
“安胎其实跟我们种菜种树一样,我们既要让这个孩子在子宫里面健康地发育,但又不能过分呵护。就像种在温室里的树,就不如经历风雨的树,长得茁壮。”张建平教授比喻道。
经过免疫治疗的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再次怀孕后,不建议长期卧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些日常活动是没关系的。卧床会让母体的抵抗力下降,胃口也会变差,这对胚胎的发育都很不利。
不过,有一种情况需要相对卧床,就是患者在安胎过程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这种情况,在出血期间,是需要卧床休息的。等到出血停止以后,就可以缓慢开始进行日常的活动,并留意有无再次出现出血、腹痛的情况。
在整个安胎过程中,建议要定期监测和胚胎发育密切相关的指标,如抽血检查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看看两个指标上升的幅度是多少,这能够反映出这个胚胎在妈妈子宫里发育好不好。
除此之外,定期做B超也是必要的监测,B超检查不仅能直观地测量出胚胎的大小,而且能看到胚胎是否能够正常的分化发育。
有不少习惯性流产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生怕出岔子,一怀孕就干脆辞职在家待产。对于这种行为,张建平教授认为没有必要。
如果是精神压力非常大的工作,比如证券交易所里,每分每秒的操作决定着几百上千万资金去向的工作,那就算不辞职,也必需得换个清闲没压力的岗位。但如果平时上班只是定时打个卡、工作性质不劳累,多是重复性劳动的,那还是按时上下班好。
张建平教授认为:“规律的生活对胚胎的正常发育也很有好处”。
Part 4:保持“两个心”,90%可治愈习惯性流产要想治愈,一定要保持两个心:一要有信心,二要有耐心,张建平说道。
很多孕妇,即便接二连三发生了自然流产,也不及时找医生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也有些患者,找过一两个医生看病,但又没有做流产相关的全面检查,还没找到原因,就先放弃了。这种人往往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希望下次能正常怀孕直至分娩。
这两种行为都不可取。如果是连续发生过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那就很可能不是偶然事件了,这种情况是需要好好检查的。
要知道,现在习惯性流产的综合治疗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0%~95%。早一点全面检查,也许就能挽救自己宝宝的生命,并欢喜地迎接他的到来。
整个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医生有信心,充分信任医生,对自己也要有信心,这样才能能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另外,还要对治疗有耐心,最好不要经常换医生,由于每个医生的经验不同,频繁换医生,可能会打乱原来的治疗计划。
要想治愈流产,顺利生下宝宝,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流产的病人多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或者不良情绪,比如很容易多愁善感、自卑、抑郁或者焦虑,这种不良的心理状况又会影响到胚胎发育。
张建平教授最后说道:“看病治疗都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过程,保持信心和耐心,会让这个过程更容易,也会让习惯性流产的病人,早日圆当妈妈的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