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液体平衡失调是体液成分的紊乱造成的,那么预防就必须从补液入手,那么科学地补液应该如何进行呢?
制定补液计划
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
(1)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
(2)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丧失的液体量;高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 1℃,每 kg 体重应补 3 ~ 5 mL 液体);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
(3)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以 2000 mL 计算。
2、补什么?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
(1)晶体液 (电解质) 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等;
(2)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
(3)补充热量常用:10% 葡萄糖盐水;
(4)碱性液体常用:5% 碳酸氢钠或 11.2% 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3、怎么补?
具体补液方法:
(1)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用晶体后用胶体。
(2)补液速度:先快后慢。通常每分钟 60 滴,相当于每小时 250 mL。
注意: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应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要快。
补液原则
1、补充液体的顺序:先盐后糖,见尿补钾。体液丢失的主要是胃肠液、血浆或血,这些液体都是等渗的。为了恢复血容量,就应当用等渗的液体来补充。
注意:葡萄糖液体虽然也是等渗的甚至是高渗的(如 10% 葡萄糖),但输人后很快代谢掉而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达不到恢复血容量的目的。
脱水的病人钾的总量是不足的,但在缺水的情况下,血液浓缩,病人的血钾不一定低,再额外补钾就可能使血钾升高,引致高钾血症。只有尿量达到每小时 40 毫升以上时(1000 mL/天),钾的补充才是安全的。
2、酸碱的调整:除幽门梗阻以外,几乎所有的脱水都伴有程度不等的酸中毒,常用 5% 碳酸氢钠来纠正。对于中度以上的脱水通常采用每输入 800 ml 生理盐水,输入 5% 碳酸氢钠 100 ml。
3、先快后慢:特别是治疗重度脱水的病人,先快后慢尤其重要。即先快速输入盐水使血压回升至正常,尔后再根据情况减慢输液速度。
4、量入为出:病人在就诊前的失水量是根据病人的脱水表现来估计的,不很准确。就诊后的失水量应该准确测量并记录下来。以后的继续失水量就应该按记录的失水量损失多少,补充多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