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ody 等于1997 年最先报道了152 例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病例,主要采用马赛克技术(Mosaicplasty),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种技术是采用膝关节非负重区作为供区,获取一定数量和大小的柱状骨软骨块,植入软骨全层缺损区。自体骨软骨移植由于可以获得以透明软骨为主的修复结果,愈合速度也比较快,但因为受到供区材料来源限制,所以适用于小面积软骨缺损(1 ~ 2 cm2)、复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员以及存在相关骨丢失的软骨缺损。另外,还可以用于微骨折治疗失败患者的翻修手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很可能引起供区的并发症。其主要技术要点有
①通常在关节镜探查软骨情况,做辅助小切口,既需保证可以顺利通过取材套筒,还需要保证取材套筒与供区和受区的关节面垂直,并选用圆柱状的测量棒确定所需移植物的个数和直径。然后选取最适大小的取材器垂直于供区关节面获取长度为10 ~ 15 mm 的柱状骨软骨块。
②可供取材的部位都是膝关节的非负重区,如内、外侧滑车嵴、髁间窝等处。
③应用另一个直径稍小的取材器在受区制造一个圆柱形的骨软骨孔洞,并与柱状骨软骨块的长度、直径和角度相匹配。
④将柱状骨软骨块植入骨洞,直至只有末端可见,然后用嵌入器轻轻敲压移植物,直至其表面与周围的关节面平齐,或者稍微低于周围关节面,但是不应超过2 mm,否则不利于移植软骨的愈合。
⑤切忌用力过猛,以避免造成软骨细胞死亡。
⑥如果需要移植1 块以上的骨软骨块,则需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软骨缺损被填满。只有在保证移植物与受区骨床的松质骨紧密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促进其与受区的愈合,否则将导致移植物的吸收和坏死。
⑦供区可以选择旷置,或者人工合成材料填充,后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血肿的发生率。术后患者轻负重4 周(小面积损伤,1 ~ 2 个柱状骨软骨移植物)到8 周(大面积损伤)。CPM机练习并不是必须的。如果担心出现术后僵直,则可进行2 ~ 3 周的CPM 机练习。待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恢复后,可以进行体育运动,一般需要4 ~ 6 个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