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经常碰到家长对维生素D一知半解,有的从全球海淘来各种维生素D补充;有的听别人说不需要,补多了也不好;有的说你看那谁谁谁,没补维生素D不是长得也挺好的吗;还有的对补充维生素D没有概念,医生提醒了就补几天,吃一段就忘了。那么,维生素D到底需不需要补充,补充多少合适呢?今天就跟各位家长一起讨论一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为维生素D3(胆骨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
众所周知,维生素D可以调节骨代谢,促进钙吸收,预防婴幼儿佝偻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促进骨健康作用外,还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恶性肿瘤、抑郁症等慢性疾病相关。
维生素D这么好,怎么获得呢?
维生素D以海产品及动物肝脏含量最为丰富,如鳕鱼、比目鱼及剑鱼,还有禽畜肝脏、蛋类和奶类等。但是,一般情况下,单靠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人体及大多数高级动物有特殊功能,我们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而且这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但在--目前难得见到太阳的高楼耸立的北方秋冬季节的城市中,足量的阳光照射谈何容易啊。况且夏天的光照也不见得够啊。
PS: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易增加患皮肤癌几率);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时也应注意防晒。
所以--适量补充维生素D是十分必要的!
维生素D怎么补充呢?
中华医学会在2008年及2010年均颁布了维生素D补充建议:
孕母:需进食富含钙磷食物,妊娠后期在秋冬季者,建议补充维生素D 400-1000IU/d。
婴幼儿:生后2周补充维生素D 400IU/d至2岁;若每日配方奶500ml以上,可补充维生素D 200U/d;纳奶充足再加上夏季户外活动1-2h/d,则可不补充维生素D。
早产、低体重、双胎等婴幼儿:建议生后补充维生素D 800-1000IU/d,3个月后改为400IU/d。
其他:腹泻病、肝胆疾病、慢性肾脏病,以及口服利福平、异烟肼(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物者,也会有维生素D缺乏,需适当补充。
维生素D怎么监测呢?
目前血清25(OH)D浓度是监测血维生素D水平的金标准。
目前认定,我国儿童适宜的血清25(OH)D水平为>50nmol/L。37.5-50nmol/L为维生素D不足; Q37.5nmol/L为维生素D缺乏。
另外:食欲不佳、偏食、挑食、反复呼吸道感染、肥胖、慢性疾病、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血25(OH)D浓度偏低,与多数儿童维生素D水平调查文献结果相符,应该跟目前空气污染、户外活动少、过分衣着、高楼遮挡、疾病影响等多种因素相关。所以,除了必须补充的高危人群外,其他儿童不妨先查一下血25(OH)D浓度,再由专业医师指导补充维生素D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