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中医中药的人最常遇到的就是口服中药汤剂,又称汤液、汤药,它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汤者,荡也”,汤剂具有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作用强,个体化灵活处方的优点,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临床应用中深受广大医生、患者的喜爱。但要想发挥中药汤剂的最佳效果,除了准确的辨证处方、优良的药材质量之外,学会如何恰当地煎煮汤药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会煎汤药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刘硕
口服汤药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目的,正确的煎煮过程能够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
1.煎药器具。煎药器具与药液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人强调使用陶器,是因陶器与药物所含的各种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影响药性,又因砂锅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价格低廉,至今沿用,并推荐首选。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具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一般大量制备汤药时多选用。铝锅不耐强酸和强碱,对酸碱性不很强的复方汤剂仍可选用,但因不好掌握复方的酸碱性质,故不是理想的煎煮用具。其余多数金属器皿能与药材中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故一般认为,铁、铜、镀锡等器具不宜供煎药应用。古人亦有提倡用银器煎药,其化学性质虽稳定,但价格昂贵,得之不易,且因导热性强,锅底温度甚高,不耐高温的成分易破坏,水分蒸发快,易产生药材糊底焦化现象,故也无实际应用意义。目前医院煎药多数采用自动煎中药机,可自动控制煎药温度和时间,既方便又卫生,也是适合的煎药器具。
2.煎煮方法。口服汤药的煎煮方法与煎液质量亦有关。在煎煮前应将药物加冷水浸泡适当时间,使药材组织润湿浸透,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浸出。煎煮水量的控制是将药物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宜,第二次煎煮超过药渣1~2cm即可;火候控制通常沸前用大火(也叫“武火”),沸后改用小火(也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质地,量的多少,以及器具大小等适当增减,一般说来,按药效分: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质的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煎煮次数一般为2~3次,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使煎出液中杂质增多;汤剂煎得后,应趁热滤过,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
3.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口服汤药中特殊中药的处理也很重要,汤剂处方中有些药物不宜与方剂中群药同时入煎,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可打碎先煎30分钟,如石膏、牡蛎、鳖甲、水牛角等。②有毒的药物要先煎1~2小时,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先煎、久煎可以达到减毒的目的。
后下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薄荷、藿香、玫瑰花等。②久煎容易降低效果的药物也应后下,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
包煎 ①花粉类药物、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药物细粉,如蒲黄、葶苈子、黛蛤散等均应包煎。这些药物虽然体积小,但总表面积大,颗粒的疏水性强,浮于水面或沉于锅底,故需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物同煎。②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焦化,也需包煎。③附绒毛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不适症状,常见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版胶、鹿角胶、饴糖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或加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与方中群药同煎,不但使煎液黏度增大,容易粘锅,也影响其他药物成分的扩散。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等,为避免浪费,可以单独煎煮取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冲服 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牛黄、三七、羚羊角、朱砂等宜研极细粉后用汤剂冲服。
榨汁 一些需取鲜汁应用的药物,如鲜生地、生藕、梨、鲜姜、鲜白茅根等榨汁后,兑入汤剂中服用。竹沥亦不宜入煎,可兑入汤剂中服用。
以上介绍了一些煎煮中药汤剂的基本知识,实际操作当中如有疑问或遇到特殊情况,应当及时咨询中医医师及药剂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