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26岁的女银行职员,她就诊时主诉:心慌、出汗,头晕、头痛,失眠。问她的病史,她说,原来身体挺好的,可近一个月,她的单位进了一套新机器设备,这就意味着要裁员。果然,单位大会小会讲裁员问题,闹得人心惶惶。她也心神不定,吃不好,睡不塌实。半个月前去医院心内科做过检查,医生说心脏有“室性早博”。于是赶紧用药。用了药也没缓解,而且失眠加重,赶紧又来看神经科。
她一个劲儿地问我:“大夫,这是不是‘病’?什么病?严重不严重?要不要吃药?”
我给她做了心电图检查,发现确有偶发的“室性早博”。我对她说:你不必忧虑。你现在的症状是一个心理生理反应。你越是忧虑,有些事越是发生。反而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这是“预期焦虑”,属于心理问题。预期焦虑对身体形成了后天性的条件反射,所以影响人的心脏与睡眠。
我还向她解释,良性的“室性早博”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什么药物。室性早博的发生率很高,健康人与心脏病患者都可能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早博的可能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在精神压力大、饮酒、吸烟、喝浓茶、喝咖啡、睡眠差的时候,都可能诱发室性早博。如果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早博多,引起了明显的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改善症状。紧张状态下,人们的生理反应可能是持久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可能由于心肌收缩导致心律失常,血压降低、肾功能障碍、水肿、晕厥和虚弱等,紧张会使人食欲不振,长此以往会引起营养不良、哮喘、腹泻、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佳等,对外界事物敏感或束手无策。人在紧张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和情绪行为反应,会成为紧张的刺激反馈作用于大脑,加强或延长机体的紧张感受,机体不适当的反应会增加器官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导致躯体疾病。
我要说明的是,心理生理反应里面有一个“应激概念”,是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是不适应。全身适应综合症分为:1、警戒期,2、抵抗期,3、衰竭期。警戒期是:出现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淋巴腺增大,应激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髓质激素、垂体加压素、生长激素)分泌增加,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骨骼肌供血增多、血糖升高、代谢升高,为准备冲突和脱离危险创造可能;抵抗期:体重正常、肾上腺皮质变小,淋巴腺恢复正常,激素水平稳定,机体适应了应激环境,保持生理功能的常态和稳定。机体对应激原的抵抗程度增强;衰竭期:如机体继续处于应激环境下,或应激刺激过强,机体遂不能再适应该环境,对其抵抗减弱而进入这个期段。肾上腺又行增大,而后耗竭缩小,体重又趋减轻,淋巴腺增大,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先增加后耗竭,衰竭期又出现警戒期的症状。如应激源不消除,不可能根本转变。
心理对生理始终产生着影响,社会、心理、行为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中介而对躯体各器官发生影响。如果不良的社会、心理、行为因素长期持续过度地作用于人体,就可以引起持续的、严重的生理活动紊乱,最终可产生心身病症。
应激问题所出现的心理反应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自我防御反应。会导致生理现象,仅就医来的这位银行职员主诉症状,“应对”的概念是,处理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做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应对资源包括生理资源、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应对策略是改变问题本身。但这个她改变不了,她不可能让单位不引进设备、不裁员。但可以改变对问题的认知方法: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岗位绝不可能象以前一样一成不变,捧着永久的铁饭碗。人一生中肯定会面临多次选择。我对她讲:你这么年轻,有很大的优势,有了工作经验不愁再去其它单位求职。担心什么?应对方法有:情绪集中性应对、问题集中性应对、要学会放松技术,自我防御。要做好两个准备:一个是继续干,一个是再求职。这样她就可以转变由问题引起的情绪危机。当然从生理上讲,应对的过程要有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脑内的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肾上腺、性腺、内分泌腺)轴、免疫系统参与。
这位女职员听后豁然开朗:“噢,那我可以不用药吗?”
“当然可以,你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要顺其自然。按时睡眠起床,睡觉前这段时间保持愉悦心情。只要休息好了,完全可以自我调整好心态,症状会很快消失。如果这样不见效,再考虑服用抗焦虑睡眠药。”女职员听了我的话,果然她度过了单位的所谓“危机”。
有一对外地的夫妇带孩子来北京看病。孩子16岁,中学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强迫症”。吃了一个多月药不见好转。我听这对夫妇述讲:孩子现在上高一。近两个月,做作业时经常出现一种现象――想一道题,想得无法摆脱,自己明知道没必要,但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考试时也有类似情况,而且紧张,总担心做错。学习成绩好时,这种情况好些,成绩不理想时问题就尤为突出。在家经常为一点小事与母亲大发脾气。但在外人面前则表现很有修养,有礼貌。
这孩子表现自然,主动地叙述内心体验――大约有半年时间了,做数学题时,总担心做不对;或是想一道题,明明想对了,还要再想一两天;有时想得心烦意乱。最近,经过调整已经减轻,自己也感到有些问题,希望得到帮助。他承认目前学习紧张、压力大,担心自己前途。
我和孩子进行了对话:“自己谈谈有什么想法?”
“我们班里41名学生。比自己成绩好的只有两三名。我看电视时都想着“成功”两个字,一心想考名牌大学,像我姐姐一样。”――他姐姐在名牌大学读书。
“你平时有什么习惯?”
“唔,不喜欢整理书包,不爱收拾屋子,喜欢篮球运动,很爱忘事。但重要的不忘,不重要的爱忘。”
“这么说,你不注意小节是吗?”
“我注意礼节,比如怎么与别人交谈;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但我不关心东西收拾的怎么样。”
“像学校的纪律、社会的公德,注意吗?”
“尽量注意。遵守法律、学校纪律,不乱扔东西。我反感别的同学不注意,可他们怪我,我挺生气,但自己的东西让同学随意用。”
“你有不安全感吗?你认为你的心胸开阔,还是狭隘?”
“同学说我是各一半。有的同学去餐厅喝酒,我不喜欢。但我和他们关系很融洽,可不该做的事情我就不做,他们认为我走极端。”
“你对考试的成绩很介意吗?”
“相当介意!小学时没太注意。从初中开始。因为人们说上大学从初中开始看。”
“你对未来期望很高吧?学习很刻苦吗?”
“是的!起码保持班里前两、三名。学习上没计划,以前自己有过一些计划,被学校的安排打乱了。我不情愿。我希望按自己的,还可以随机应变。我学习够努力了。可我妈一看我看电视,就说:‘怎么又看电视?’我觉得该休息时就休息。我妈严格。我爸爸有方法。”
“自己觉得心理有什麽困扰?”
“就是想问题想得太多了!同样的题,做对了还要做。量多的做不完。我有一个朋友,考试时什么都不在乎。可我不行,一道题做完了还想着这道题。我这样老想,是有困扰。很多人有一个观点:有问题不看医生。三周前我发现自己有问题时,想过一段再说,可后来还是老想。所以这次来北京,我的目的:第一、为什么会这样?二、什么原因会这样?三、怎么摆脱这样?”
经过与他的对话,我告诉他:你有非常可爱的品质,16岁便开始努力奋斗,争取着好的前途。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有限度。比如:K是固定量,这是常数。你的活动能量就这么多,合理安排,使用自己的能量,是个关键问题。对此每个人反应不一样,这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有人粗心,有人细心。我看你从小是不是就非常细致?并不是说什么都谨小慎微,而是你在乎自己的期望值,目标定得高,比如非得前三名不可。人没奋斗目标就没有方向。但一个人应有粗有细,不能细中有粗,要粗中有细。小事糊涂,大事抓紧。你的那位朋友说得有道理,其实学习、考试不用想那么多,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像农民叔叔好好种地,不会不打粮食。什么事做完就成。期望值太高了,会增加不安全感。结果,事无巨细,不分轻重大小对待,这就不对了。比如就像你做题,有3道题允许你慢慢做,30道题就不允许你慢慢做,时间不允许。期望值要恰到好处,比如考大学,不一定非上北京重点大学不可。就容易出现不安全感的心理问题。心态要和年龄相符合。念书好好念,玩时好好玩,16岁还是男孩淘气的年龄,不要强迫什么都认真……
这次对话过了一个星期,他又来了,这次他主动告诉我:“比以前好多了,但是有时还是反复想。这种情况能好吗?要多长时间才能好?”
我说:“上次我说过,你该学就学,该玩就玩。只管耕耘,不管收获。要顺其自然,不要揠苗助长。”
“我的一个朋友电话里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对啊!你还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爷爷、孙子搬大山,子子孙孙,无穷尽,要有这种毅力。”
经过两次接触,这个孩子的包袱渐渐卸下了来。并没有用药,同样获得预想的效果。这是语言诊疗的作用。我的意图是希望家长理解:要孩子成功,一方面家长指导其确定努力方向,鼓励孩子要奋斗;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看到差距,脚踏实地地去做。
有些孩子的家长并不在乎孩子是否快乐,只关心他们取得怎样的学习成绩?或否具备某种特长?孩子因此会感到家长对自己的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取决于自己的成绩和表现。处于压力下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得缩手缩脚,害怕失败,一旦未遂家长所愿,就陷入了痛苦之中。于是许多孩子为取悦于父母,常将自己真正愿望和需要搁置起来,只埋头学习,一门心思完成家长为他们设定的目标,忽视了自己,甚至影响与人建立友谊。
也有的家长或因自己曾有过失败的人生经历。寄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心愿。专家压力的做法降低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产生无法满足家长心愿的担忧,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表现成为家长寻求社会承认的一个砝码。我这里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社会学家索莱达?拉腊因的话:“孩子的成绩能让家长感到被承认的荣耀,于是就不奇怪为什么总是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会成为恶性循环,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孩子在某些领域的突出表现实际上满足了家长的期望,弥补了他们的人生缺憾,而并不是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谨望大家沉思。
这个16岁的孩子出现的情况,是司空常见的心理问题,不是疾病。对此主张,应用治疗的手段是需要通过医生语言和思想、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来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