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引起足靴区急性化脓性感染、慢性溃疡和足趾变黑坏死的常见原因,且难以愈合,主要由细菌感染和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足靴区感染时发展迅速,且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感染时疼痛轻微,往往在入院时感染已非常严重,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往往导致高位截肢。
糖尿病足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并积极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我们认为,对于不存在动脉缺血的感染性溃疡,控制感染至关重要,而控制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清除感染灶,对于严重感染坏死或已合并骨髓炎、无治愈可能的足趾,应尽早截除,否则感染将难以控制,并会蔓延至近端和波及周围相对正常的足趾,清创截趾后,能直接缝合关闭的创面,应尽量一期缝合,术后配合积极控制血糖和抗感染,创面绝大部分能一期愈合,这样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对于不能一期缝合的创面,我们采取局部抗菌换药,局部抗菌换药可使创面感染迅速控制,渗出明显较少,生长出新鲜肉芽组织。此时应及时闭合创面,对于较小的创面,无需特殊处理,新鲜肉芽创面边缘长出的新生上皮会促使创面迅速愈合。对于较大的不伴有皮肤缺损的创面,我们采取直接清创缝合,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对于较大的伴有组织缺损的创面,我们采取点状植皮,点状植皮创伤小,成活率极高,无需在手术室施行,在床旁换药时即可施行,在新鲜肉芽创面点状皮片成活率几乎达到100%,点状皮片周围会迅速长出新生上皮,从而使点状皮片相互融合,促使创面迅速愈合。
目前,本人收治的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均采取上述三部曲的局部治疗措施,即清除感染灶-局部抗菌换药-清创缝合或点状植皮,已取得显著疗效,均在最大限度保留肢端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彻底消灭了创面。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的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最重要的是开通下肢主干动脉,通过介入或手术疗法开通下肢动脉、溃疡创面血供改善的情况下,同样可采取三部曲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
患者1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继发重度感染,足背脓肿形成,中趾趾骨骨髓炎,趾骨外露,外院拟行小腿截肢。
足背脓肿切开引流、清创截趾术后,创面仍可见坏死组织。
术后两周,经局部抗菌换药,创面整洁干燥,肉芽新鲜。
术后4周,创面较前明显缩小,创面整洁,肉芽新鲜,边缘新生上皮生长明显。
术后6周,创面较前明显缩小,即将彻底愈合。
术后7周,溃疡创面彻底愈合。
患者2 糖尿病足重度感染,足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术前外院拟行小腿截肢。
术后两周,经局部抗菌换药,创面整洁,较前缩小,肉芽组织生长明显。
术后4周,创面较前明显缩小,创面整洁,肉芽新鲜,边缘新生上皮生长明显。
术后6周,足背创面彻底愈合。
患者3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的慢性溃疡,迁延不愈3个月。
入院后10天,经积极控制糖尿病、抗感染、扩血管及局部抗菌换药,溃疡创面已明显缩小。
入院后17天,溃疡创面彻底愈合。
患者4 82岁老年糖尿病患者,外伤致膝前血肿,继发感染伴皮肤坏死,门诊医生给予清除坏死皮肤后收入院,病史两个月。
入院后1周,经积极控制糖尿病、抗感染治疗、血肿清除及局部抗菌换药,创面整洁,肉芽新鲜,皮下有一较大残腔。
入院后两周,清创缝合后一周,创面彻底愈合。
患者5 糖尿病患者左足[趾内侧软组织完全感染坏死,拍片示[趾骨髓炎,已无愈合可能。
左足清创、截趾术后一周,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迹象。
术后两周,切口甲级愈合。
患者6 糖尿病足引起的慢性溃疡伴重度感染,表面可见坏死组织和脓性渗出物。
入院后一周,经积极抗感染、控制糖尿病及局部抗菌换药,创面坏死组织及脓性渗出物已明显减少。
入院后两周,创面整洁,肉芽新鲜,边缘可见新生上皮。
入院后三周,溃疡较前明显缩小,新鲜肉芽组织已充满创面,边缘可见新生上皮。此后患者自动出院,放弃在我院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