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女士今年51岁,发现血糖高两年了,刚发现时体型肥胖,体重指数高达27.6kg/m2,她倒是主动控制了甜食,但是其他的还是该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血糖也没怎么监测。两年来动不动就是感冒,小便不舒服,她呢,能挺就挺,就是不愿意去医院治疗,体重不降反升。期间开始间断服用二甲双胍,也没有每天规律用药。今年冬天因为肺炎入住了我院呼吸科,给予二甲双胍0.5g 3/日控制血糖以及抗感染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好转,但是血糖居高不下,一直在空腹9-10mmol/L,餐后12-13 mmol/L,查糖化血红蛋白8.9%,提示她近3个月在家血糖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费女士却提出肺炎已经控制,要求出院。她的主管医生王医生几次与她谈心劝她正规治疗糖尿病,她总是毫不理睬,说血糖高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办法,王医生向我发出了求救信号,邀我立刻去给这个患者会诊,我赶紧赶了过去。几年来,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糖尿病患者,有的对病情毫不重视,有的却对病情过度细致谨慎,掌握的知识赛过了专科医师,我在其中也积累了许多对待不同患者的经验,对不重视的患者要适当的“吓一吓”,而对焦虑、恐惧的患者则要“哄一哄”,告诉他: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我心想,一定会把她拿下!!步入病房,费女士起初并不怎么理我,仍是表现的满不在乎,坚决要出院不愿意治疗血糖问题,但是还算客气。于是我从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后果讲起,并建议她转到内分泌专科治疗,让她亲眼看看那些因为足坏疽而失去脚和腿,丧失了生活质量的患者,希望让她重视,警醒,最后她勉强同意了转内分泌科治疗。在往办公室走的路上,我得意的想,这样不重视糖尿病的患者就是因为对血糖不控制的后果不清楚,就是得好好的告知她,她才会重视,吓吓她很有必要嘛。
刚到办公室与呼吸科医生交代病情和转科的事情,一个患者就跑过来说,她与费女士是同病房的患者,费女士正在伤心的哭呢。我大吃一惊,赶紧过去看。问她为什么哭,她哽咽着说,自己不是不重视病情,而是一直知道这个病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一直不愿意面对,只想逃避,现在又一次被医生指出,让她重视,她不得不面对,不能再逃避,想到自己这么倒霉,得上这个病,反而特别伤心。我赶紧劝她,她的血糖还完全来得及控制,只要好好重视,一切都会好起来,同时也为自己判断失误而暗暗感叹。费女士渐渐平静下来,下午办理了转科手续,下定决心这次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方案,也下定决心,一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好好控制饮食和减肥。
另外一个患者王先生,患糖尿病8年了,他得病的时候才40多岁,家里没有人有糖尿病,起初他对自己得了糖尿病更本不能接受,但是经过医生讲解,明白自己确实得了糖尿病后,也就认真开始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吃药也很规律,家人对他也很放心,但是不知为什么,血糖就是波动很大,一直控制不好,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我的门诊治疗。我发现他人很瘦,不太爱说话,人没有精神,问诊时发现他睡眠极差,吃的也不多。于是建议他住院治疗。在家人的劝说下,他终于同意了。住院后,经过与他和家人深入交谈和住院期间的观察,我发现王先生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状况,经常独自哭泣,人很消沉,对于王先生的血糖问题,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他因患糖尿病伴发了严重的抑郁症。
还有一个患者,我曾经在之前的糖尿病之友杂志上介绍过,因为退休后的失落产生了抑郁症最终诱发了糖尿病的发生……以上几个病例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我的行医经历中还遇到过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提醒我们: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作为医生,要对糖尿病的心理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才不会延误治疗。
研究表明,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及血糖水平的控制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期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中的突发不幸事件等社会、心理上的不良刺激、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报道显示在地震、重大火灾后,糖尿病的发生率较灾前明显增加;经历丧偶、移居等重大生活事件与潜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相关性。相反的,糖尿病发生这个事件本身和病情加重、以及繁琐的治疗的过程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糖尿病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所说的糖尿病治疗是五驾马车,临床上医生和患者最重视的还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如何用药,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的却关心的不够,而血糖控制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就是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而导致血糖升高。同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紊乱、失眠以及不良应对行为,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我科一位住院的患者,有一天因为和家人吵架,血糖立刻从十几上升到了三十(mmol/L),可见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多么巨大。因此临床中发现患者血糖控制总是不好,除了饮食因素、运动、用药外,千万不要忽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一定要追问、观察患者周边的社会环境,自身的情绪状态。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因为情绪不稳、失眠等情况造成血糖波动大,进行心理疏导以后血糖明显得到了控制;而费女士一旦摆脱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治疗中,相信也一定事半功倍。所以临床医生经常要询问患者休息如何,睡眠如何,有什么烦心事,否则难以控制好血糖。面对一个糖尿病患者,不能仅靠药物,也必须重视纠正和消除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使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只有对糖尿病患者身心同治,才能收到满意疗效。
糖尿病的心理问题有一些特定的心理特征,医生可以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促进疾病的康复。
1、否认和怀疑心理
患者患病早期,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患病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不接受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对策:这一阶段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和希望,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怀疑、拒绝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2、愤怒和失望
有些患者一旦被确诊,将终身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代谢紊乱。青少年处于求学、创业、恋爱的大好时光,他们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有些青少年还认为患病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将愤怒的情绪针对父母。
对策:对此类患者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用宣泄法使积聚在患者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掉,以升华法转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复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前景,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焦虑恐惧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之甚少并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将来和一生,惧怕死亡等。或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对策:医生需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4、自责心理
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
对策:要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厌世和自杀心理
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对策:对这类患者首先用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操作、丰富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取得其信赖,主动与患者谈心,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病情变化、检验结果主动向其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感染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在自杀念头存在期间,应严防患者的自杀行为。
专家表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生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胰岛移植等生物学治疗之外,积极运用行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开展长期、连续、综合的治疗,教育、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对治疗效果而言极为重要。因此,广大“糖友” 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及其并发症,还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要客观全面地看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只要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坚持规范合理治疗,坚持科学自我管理,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就能较好地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有质量地工作、生活。
临床心理专家同时也提醒广大“糖友”家属,更多地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患有糖尿病的家人,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千万不要不以为然,应该尽早带病人到医院接受对症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