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单位查体发现尿中糖(+),以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但是到医院内分泌科反复查空腹和餐后血糖都正常,医生否定了她糖尿病的诊断,没有糖尿病为什麽尿糖还会阳性呢?
原来,尿糖阳性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血糖的水平和肾糖阈水平。当血糖水平过高,超过了160mg/dL时,则糖从尿中漏出,而此时的血糖水平为正常肾糖阈值;另一方面,如果肾脏糖阈过低,即使血糖正常,尿中也会出现糖阳性,称为肾性糖尿。
发现尿糖阳性首先要除外假阳性,现用的尿试纸条法测葡萄糖是根据的葡糖糖氧化酶法的原理,因此,如果尿液中混进了消毒剂(如漂白粉、次亚氯酸),服用大量维生素C、先锋霉素、雷米封、阿斯匹林等药物后可使尿糖呈假阳性反应。
糖尿病时尿糖阳性,但尿糖阳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有许多原因可引起尿糖试验阳性:
1、血糖升高性糖尿:除糖尿病外,其他一些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过多的内分泌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糖尿。
2、肾性糖尿:因为正常人血中葡糖糖从肾小球滤过后,在肾脏近曲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当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减退,则肾糖阈降低,出现糖尿。可以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或肾病、急慢性间质性肾炎伴肾小管功能障碍时,少数妊娠妇女也有暂时性肾糖阈降低而出现糖尿。
3、暂时性糖尿:超过肾糖阈的生理性糖尿,如摄食大量碳水化合物或注射大量葡糖糖后,可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性糖尿也会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和尿糖阳性。
4、非葡萄糖尿:肾小管吸收乳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及一些戊糖的能力比葡糖糖低,如果摄取该类糖过多(如进食大量水果后),或体内代谢异常使其在血中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糖尿。哺乳期妇女,由于乳腺产生过多乳糖,也会出现乳糖尿。
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是肾脏病中最常见引起糖尿的病,它是一大组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病变主要侵犯肾小管和肾间质;临床上以肾小管功能障碍为其突出表现。按病程,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按病因则有感染性、药物性、免疫介导和遗传代谢障碍引起的间质性肾炎等。临床上以药物引起者为最常见,其次是由伴有尿路梗阻的复杂性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