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3年间收治的7例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治经验。 结果 本组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为迅速增大的甲状腺结节,伴有憋气、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神经受累症状。全部病例均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确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手段。 结论 手术切除/切取活检是诊断甲状腺淋巴瘤的可靠手段;其治疗应采取手术与化疗、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张立阳
关键词 甲状腺 淋巴瘤
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对化疗、放疗比较敏感,如能及时诊治,预后相对较好;但由于其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而且治疗上亦与其它甲状腺恶性肿瘤有所不同,所以应引起广大外科医生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3年间收治的7例甲状腺淋巴瘤,分析其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7例甲状腺淋巴瘤,女4例,男3例;年龄39~71岁,平均59岁;临床均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其中伴憋气者4例,伴声音嘶哑者3例,伴副瘤综合征者1例,伴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例,伴乏力、消瘦者1例。B-US检查均发现甲状腺肿大,其中弥漫性肿大者4例,伴有实性结节者3例;同时发现颈淋巴结肿大者2例。所有患者气管像均显示有气管受压、移位表现。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喉返神经麻痹者3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者3例,甲状腺癌者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者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或切取活检,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术后行CHOP方案化疗者5例,其中4例至今仍存活,最长1例已生存6年,1例失访;放疗者1例,已失访。
讨论
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 甲状腺淋巴瘤发病率低,约1.3%~2.5% [1] 。我院同期共收治甲状腺癌308例,约占2.3%。文献报道甲状腺淋巴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率极高 [2] 。但是,笔者发现本组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仍具有一些共同点:(1)短期内迅速增大的甲状腺结节,本组患者临床病程均较短:最短者仅1周,最长者亦只有6个月,多伴有因甲状腺迅速增大而压迫气管或食管等症状;(2)多伴有喉返(上)神经受累表现;(3)本组患者年龄偏大,平均59岁。因此,对于伴有上述表现的甲状腺肿患者,临床上应警惕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性。甲状腺淋巴瘤主要依靠病理确诊。文献报道细针穿刺(FNA)诊断甲状腺淋巴瘤 [3] ,但是本组2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检查,病理结果1例发现少量淋巴细胞,1例发现少量淋巴组织及少许坏死组织,均未能确诊。此外,即使是术中冰冻检查亦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发生,本组病例全部行术中冰冻检查,诊断为淋巴瘤者仅3例,不足50%;可疑淋巴瘤者1例,甲状腺癌者1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者2例,其中1例经2次手术切取甲状腺后才确诊为淋巴瘤。所以笔者认为FNA对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小细胞低度恶性的淋巴瘤。因为肿瘤细胞与正常小淋巴细胞形态很相似,而且淋巴瘤的诊断不仅要靠瘤细胞形态的改变,还需结合组织结构的改变才能诊断。甲状腺低度恶性淋巴瘤在常规光镜诊断中与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亦较难鉴别,需行免疫组化检查以明确诊断 [4] ,本组7例患者最终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确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