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里夫妇提取出放射性镭不久,1903年,M A Cleaves报告宫颈癌腔内镭疗。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的100年历史中,宫颈癌的放疗疗效有三个里程碑式的变化。首先,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宫颈癌的腔内放疗研究发展产生了许多剂量学系统,比较著名的有斯特哥尔摩系统,巴黎系统,曼彻斯特系统和氟莱彻系统等。共同之处是主要应用镭疗和两组施源器,即宫腔管tandem和阴道管或阴道容器或卵园体ovoid。在放射源载体,放射源数量和治疗时间上有差别。镭疗的应用和外照射的结合使宫颈癌成为当时很少见的有治愈希望的恶性肿瘤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虽然开始应用以192Ir为代表的HDR步进源后装治疗机逐步取代了镭源治疗,但宫颈癌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并没有显著提高,40%以上的盆腔局部复发率和7-1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成为影响宫颈癌疗效和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90年代的1894例病人共五项随机性研究证明,对于进行根治性放疗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应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相对危险性下降30-50%,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成为提高宫颈癌疗效的第二个里程碑。进入本世纪,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影像引导的三维腔内放疗技术给宫颈癌的治疗带来第三个里程碑。精确的定位和精确治疗以及精确的剂量优化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同时可以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先进放疗技术的应用可使宫颈癌放疗局部失败率下降至10%以下,同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10%下降至5%以下。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开始了新的发展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