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基金的资助,有幸到德国六周,考察并学习脊柱微创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如果说2011年美国半年微创脊柱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知道了还有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来治疗每天常见的病例;那么,在德国我是明显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例病例并分析其治疗方案的优劣。但让我吃惊的是,德国除了优秀先进的手术器械外、其治疗理念及手术的严谨让我折服。来德国半年前,我就开始查资料、挑选了两家最具有特色的骨科医院。一家是位于德国南部慕尼黑的脊柱外科医院,有着国际级脊柱大师Mayer教授,手术以复杂、返修为主;而另一家位于德国东北部的小城St-Anna医院,有脊柱内窥镜的发明人,以内镜微创为主,但让我想不到的是,就是这家位于小城的医院,骨科年手术量过万例,还不算手术室里同样是脊柱外科医生操刀局麻下进行的微创造影、注射、神经阻滞等手术(每天进行80-120例,每年就要2万例不止),让我多次带着疑问去问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患者、又为什么医生能有时间去做这么多例手术和操作。和美国一样,德国同样是大白天街上也人烟稀少,但医院的停车场早上七点前已经停满了,每天早七点,医生已经在会议室讨论病例了,而此时患者麻醉已经开始,七点半时第一台手术已经切开了。很难想象在一间手术室十二点前完成了五例全麻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其中包含着麻醉的娴熟、患者的周转、术者的高超技术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而这一切在他们看来是平平常常、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在继续着。可见医生在其它国家也是最忙碌的职业之一。
学以致用,怎样用看到的学到的来为国人服务。我的感受是,首先要有爱伤的的观念,就是要去爱护患者,把自己的所学为患者需用创伤最小、花费最少、康复最快的治疗方法,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医生的技术以及爱伤观念上。我总是在想,如果能应用这些微创技术去治疗国人,患者要少受多少痛苦,少花多少钱。尽管国内医疗环境不让人满意,患者的需求和欲望不一,但如果清清楚楚的去告知,医患之间许多疑惑还是可以化解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