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吴某,男性,51岁,病例号XXXX103,主因“肛内容物脱出伴便血5年,加重2月”于2014年3月24日我院肛肠科病房住院治疗。患者近2月出血量大,入院时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7.2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8%,红细胞总数3.39*10~12/L,血红蛋白浓度57g/L,血小板总数129*10~9/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5.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0U/L。入院后成功进行痣手术,因严重贫血,术后予以输血治疗。3月30日术后复查时出现肝功能严重异常,遂请肝病科会诊。
会诊时,患者现症见:乏力、纳欠佳,二便可,寐多梦。患者近期有大量失血病史,既往无慢性肝病病史,查体可见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腹膨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肝功系列:直接胆红素12.0umol/L总胆红素50.6umol/L谷丙转氨酶458.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86.0U/L谷氨酰转肽酶15.0U/L碱性磷酸酶50.0U/L总蛋白63.9g/L白蛋白31.3g/L。血凝1+2:凝血酶原时间16.3s凝血酶原活动度55.0%INR值1.42R。乙肝五项表面抗体31.60e抗体12.50核心抗体0.06丙肝抗体(-)腹部B超:脂肪肝。患者此次入院见肝功能异常,血凝凝血酶原活动度55.0%,有肝功能失代偿的趋势,考虑与肝脏长期失血失氧、输血后再灌注损伤有关。患者未曾接种过乙肝疫苗,但乙肝五项示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故不除外感染隐匿性乙型肝炎,结合病史、体征及化验检查结果,
目前诊断:1.肝功能异常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2.失血性贫血,3.混合痔。
建议:1完善HBV-DNA检查,除外隐匿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保肝降酶治疗,可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点QD;易善复0.456g口服TID。3避免应用损害肝功能药物。4加强营养支持,可予多种维生素补充治疗,促进肝功能恢复。5定期复查相关化验。
4月3日复查血常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2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2.9%,红细胞总数3.39*10~12/L,血红蛋白浓度66g/L,血小板总数122*10~9/L。肝功系列:直接胆红素13.6umol/L总胆红素30.1umol/L谷丙转氨酶237.1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3.7U/L谷氨酰转肽酶18.3U/L碱性磷酸酶81.2U/L总蛋白62.7g/L白蛋白32.1g/L血凝1+2:凝血酶原时间15.6s凝血酶原活动度58.0%INR值1.36R。患者患者乏力、纳差好转,二便可。化验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血凝好转,提示肝功能恢复,病情好转,嘱出院后肝病科随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