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温经汤治愈头痛的故事大概20多天前,同事告诉我,他新婚妻子头痛剧烈,往医院检查,结果头部无异常,注射止 痛药物无效。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告知没有特效药。小 两口甚为苦恼。详问之,曾经宫外孕,中药保守治疗后,效果 还算可以,但是大约2个多月后开始头痛。当是凭感觉,我告诉 他---头痛不一定是头有问题,诸如淤血等原因均可引起头痛, 但是西医不这样看,建议他找中医看看。这个过程中,我曾经请教过李冠杰老师和雪夜大姐。一开始我想到了血瘀,继而想 到了桃核承气汤。但是李老师和雪夜大姐给了很好的建议----- 可以考虑一下温经汤!这个方子,我可真的没有想到。于是研 究温经汤的征候。过了几天,他又和我说,能不能给看一下。 我说行,晚上来家吧!晚上来家后,我套着温经汤的征候,一一 询问。
有没有手脚心发热?有!
有没有心烦意乱?有!
头痛最厉害的时候,是不是来月经了?正是!
月经是不是有血块?有!
小肚子是不是抽着痛?是!
看了一下舌苔,有於点!
患者告诉我,平时嘴唇老是干
联想到,其人宫外孕,定有淤血未尽,这不正是温经汤证嘛!
于是处方如下:吴茱萸30当归20川芎20白芍20党参20桂枝20阿胶20生姜20丹皮20甘草20半夏40麦门冬80。二剂,日三服。家中没有当归和丹皮,嘱速去药店购买,余药家中配好。
第二天下午,同事告诉我,服药两次,头痛大减。二剂后,再次来家,告知大部分症状均大幅缓解,听说我要 下乡,要求再开几剂。于是再配三剂,当归丹皮药店自行购 买。
前几天告诉我,基本好了,现在正在经营一家烧烤店,生意红火。
病倒是好了,可是我有点心疼麦门冬,好像挺贵的,哈哈!
患者服药第二天晚上,领来了一个小姑娘,要求给看一下。当 然咱这个爱好者有人求着看病,自然求之不得,只是还是有点 心疼麦门冬。先卖一个关子。
改日再叙====汤的故事
大约2个多月前,小女不知怎么的突然干咳无痰,夜间尤甚,各
部病症均不明显。后用麦门冬汤治愈咱第一个医话不是说,那位女患者(丽丽)带着一个小姑娘来找我瞧病吗,真是那么巧,这个小姑娘和我的宝贝女症状很是相似,于是配麦门冬一剂与之。麦门冬280半夏40大米15g党参15甘草10大枣4枚。老婆在一旁很是不放心,一再说, 要仔细看好,别给吃错药(哈哈,真的又一次给老婆吃错药 了,本来是吃桔梗汤,但是却煮成了玉竹甘草汤)。我说放心好了,估计一剂就好了,肯定吃不坏。丽丽着小孩半信半疑 的走了。
第二天晚上,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又是丽丽娘俩,心里咯 噔一下,心想是不是真的吃坏了。进屋来仔细一问,丽丽说--真 是太神了,吃了一次就舒服多了,这不今天基本就好了,感觉 这药不错,是不是在给配一剂。老婆在一旁还一个劲的问,真 的管事?哈哈,看来还是对我有点不相信!于是又赠药一剂。 说了半天,这小姑娘啥病呀?哈哈,实在是简单,就是感觉嗓 子里老是有东西,想咳不爽,总想清嗓子,他证不显,但是极 为苦恼。此证已前沿半载有余。其父母甚信西医,吃了半年多 西药,三个字==不管事。小姑娘是山东人,随父母假期来舅舅 家玩。看丽丽舅妈吃了我的药很见效,所以也抱着吃点中药试 试的想法找到我。
体会:此方所谓大气上逆或是火气上逆,均可表现为咽喉不 利。重要用药指证:总是想清利嗓子。不见得对,欢迎大家指点。
病号:母亲,59岁。大概八月十五前的几天,由于工作忙,没 有回家看老人家,一天早晨,母亲打来电话,说挺长时间了, 每天嘴苦,嗓子干,特别是早晨起来,更加厉害。自己形容舌 头硬的棒棒的,半夜需要起来喝水,呼吸特别难受,胃也有点 不舒服。平时喜欢喝水,冷热均可,但是量不大,主要是润润 嗓子。看看吃点啥药? 记得那天九点钟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也没有时间仔细研究。突 然想起了小柴胡汤,口苦咽干。但是问了一下四大主症:寒热 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除了胃不舒服, 有点像胸胁苦满,余证均不明显!又想了一下少阳病提纲三 证:口苦、咽干、目眩”,三证已有其二:口苦、咽干。看来
可以试试小柴胡汤!!!!时间紧张,没办法配药送过去,便告诉母亲,自己去药店买几盒小柴胡颗粒先吃吃看。并告诉母 亲,药量加倍:如果说明书说一次一袋,那就一次两袋。 上午10点多,打电话给母亲,问买上要没有。母亲说,这个药 挺难买,转悠了还几个药店才买上,已经吃了一次。
一直到了八月十五,去家里,一问说好多了,嘴不那么苦了,嗓子不那么干了,黑夜睡觉也舒服多了,喝水次数也减少了。 直夸这个药好。而且还有一个以外发现,就是吃了几天药,感 觉放屁多了,肚子开始舒服。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 小柴胡颗粒,我母亲买的3元一盒,后来我妹妹买了几盒,是 2.4元一盒。
治好母亲的病,还真的有成就感!!! 关于母亲的病,冯老还亲自给开过方子。有时间接着写-----经
方五苓散治愈半身浮肿小便不利的故事。
3、经方 五苓散 左侧身体麻木浮肿
经方五苓散治愈左侧身体麻木浮肿的故事
病号:母亲。很多年前,母亲落下一个左侧身体麻木,浮肿 的毛病。自己形容左侧大腿,从来紧绷绷的,看不见血管,身 体沉重,上二楼还需要歇歇。此外,总想小便,但是每次又不 多。记得去年刚刚看医书时,我给服用过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张
锡纯之活络效灵丹,那段时间开完方子,我就出差了。回来后更我说,吃完第一副药(黄芪桂枝五物汤),拉肚子,一天突然来下一个特别长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用棍子挑一挑,好像带褶皱的皮,就像人造腐竹,肚子明显舒服了(后来我分析,也许是什么虫子?因为以前总听母亲说,有的时候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来回串)。后来又吃了大概三剂活络效灵丹,总体感觉效果不错。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好像症状又陆续出现。我也不是道该吃什么药了。
就这样时间一直推移到今年7月份。冯老到我地义诊。专门请冯老诊治,林泉版主也在。当时冯老开了五苓散(汤剂)。看了方子,我实在有点不解,自己怎么也没有联想到五苓散---治疗身体麻木浮肿。不过有一天突然悟出其中奥秘。原来冯老问诊很细,其中有一个细节,我从来没有问过,那就是-----小便不利。我配了三剂药给母亲。吃到第二剂,母亲说,吃完以后肚子有点不舒服,涨涨的汪汪的。我心想冯老不会看错的,建议吃完第三剂,再看看。第三剂吃完,肚子还是有点涨。我说先停几天再说吧。过了几天,母亲和我说,虽然肚子不舒服,但是腿好像开始消了,隐约看见血管了。我想,看来还是对症。但是为什么吃完药以后肚子不舒服呢?翻书翻书在翻书,所有五苓散的条文都翻===,一个条文凸显眼前====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条似为内有水饮,水入则吐为水逆。而我母亲吃完药,虽然没有吐,但是涨涨的汪汪的,是不是也是水逆反应呀!!记得胡老有言:五苓散可以改汤剂,但是水逆者当以散剂。顿时茅塞顿开,赶快配制五苓散散剂。母亲吃了第二天就告诉我,吃完这个药肚子叽里咕噜的响,一下子就松快了。大概一共吃了五剂,诸证皆愈。
体会:1、冯老问诊之细,处方之精。
2、自己被表象麻痹,只关心身体麻木,忽略小便不利这一主证。
3、素有水饮者当用散剂。
患者:女,36岁。
主诉:呼吸困难,感觉气短,咽部气塞,甚不得卧,头晕心悸,胸部不痛,腹部胀感,渴不得饮,血压低压差小。症状两月余。中医处丹参滴丸、木香顺气丸,不效。西医认为,可能是心脏病。
病史:其人年初患梅核气,经中医治疗症状消失。
症状:舌苔白滑、脉象不知(哈哈,那时不会,现在也不会,似结代)
辩证:心阳郁痹,水气内结,胸痹轻症,当理气宣痹、通阳利水。
一、其言短气、气塞,不言胸痛,当为饮阻气滞,另胸中气塞,短气不足息。
二、短气、气塞,当为胸痹轻症。水气盛则短气,当祛水。
四、患者体丰面白、舌苔白滑,腹部胀感,渴不得饮,当为水饮。
处方: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45克杏仁15克甘草15克。2剂,日服2次。
经过:晚服一次,晨略减。考虑,其本人3月曾患梅核气,虽已无异感,但胃觉不舒一证一直未解。茯苓杏仁甘草汤以祛水为主,当行气并行。遂于二剂合橘枳姜汤:橘皮160克枳实30克生姜80克二剂服后,症状消失。
5、经方
四逆汤治疗牙龈出血的故事
老婆,34岁。
症状:每天早晨起来,刷牙时,牙龈出血,半年余。
不知道用什么方子最好,脑袋里一直琢磨这事。 重翻火神三书,四逆汤圆通用法一节,言四逆之类可治齿缝流血。遂煮四逆汤:炙甘草20干姜15附子30。二剂后,出血减轻。老婆这个人难伺候,说太难喝,我想干脆改药丸吧,心想附子理中丸和四逆汤成分差不多。可是老婆吃了一天,居然说太难吃,太辣,而且出血好像又严重了。不会吧!!就多了一个党参白术,不会引起出血吧。难道是老婆嫌不好吃,编慌骗我!这回好好问问症状,还有什么(也许天天和你在一起的人,你反而会忽略很多):不敢喝凉水,两个腿沉重,有点小便不利。一想,这不是简单的牙龈出血呀。对照真武汤条文,挺像。马上煮:茯苓、芍药、生姜各45附子30。又喝了两天,效果不显。只是牙龈出血症状全都没有了,小便好一点,腿居然没有变化。老婆说不想喝了,我看有点不对症,又想不出更加对症的方子,还是见好就收吧
疑问:为什么吃附子理中丸,牙龈出血会加重?
体会:四逆汤治疗牙龈出血看来是有效的。
6、经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 感冒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的故事(建军医话10)前几日,老婆大人,突然说感冒了,头痛、喷嚏、清涕、咳嗽、无痰、特懒、想睡觉。我一听心里有数===这不是所谓少阴病嘛!但是鉴于每次为她看病,好了总是说别的办法好的,很是生气。比如,前几日牙龈出血,分明是我用四逆汤治好的,她非得说是吃了胡萝卜管事的(这是一个西医告诉的)。所以我和姑娘一致决定不给她煎药。老婆倒也强硬,那就买西药,什么这感冒胶囊,那个头孢的。结果两天过去了,丝毫不见好转。怎么也是自己老婆呀!该管还得管,要是传遍了,那可就不好办了。于是煞有介事的号脉,哈哈,其实真的不会,只有伤害脉浮紧的还有点感觉。不过,这次一摸,居然没有摸到,再仔细找,这不就是沉脉嘛!这印证了我两天前的判断===少阴病。于是速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晚上8点多喝了。告诉她马上睡觉,可能会出汗。第二天,告诉我好多了。早晨走时让她喝药,她答应着。等中午见到她,好像又回到原来状态了。问:早晨喝药没。答:没有。为什么?曰:怕发汗。哈哈,什么呀?明明是怕喝药偷懒。于是抓紧时间再煮一剂。当面命其喝掉。可能是这几天降温缘故,下午不幸,我也中招了:喷嚏、咳嗽,没有头痛。晚上接着煮药吧。我两一起喝。老婆还奇怪,咱两症状不完全一样呀,为什么喝一样的药,进而怀疑我的水平。不管她,爱咋想就咋想。喝完大概10点多睡觉。反正我是出了一身汗,感觉舒服多了。可是到了后半夜,居然嗓子干醒了,孩子也醒了。原来屋内温度太高了,马上关暖气,开窗户降温。第二天,早晨,我自己基本没有什么症状了,就剩下一点咳嗽,心想让它自愈吧。老婆倒是严重了,开始有黄鼻涕了,还咳嗽,别的症状没有了。心想坏了,昨晚屋内温度太高,恐怕要变成温病了。正好家里有去年买的连花清瘟胶囊和银翘解毒片(双倍计量,因为我认为后世医方计量都偏小),让她早晨喝了去上班。中午回来症状减轻,再服2次,涕无,余咳,令自愈。今日咳无。
体会: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指证:喷嚏连连,咳嗽无痰,人懒无神,脉沉难寻(自己概括的)肌肉或者关节酸痛,或者肌肤麻木不仁;恶心呕吐(或者干呕),或者胃脘不适;无汗而困倦乏力。
5、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浮(浮缓,或者浮弱)以上的诸多症状中,不管如何,都应该排除热证(不管虚热还是实火)。桂枝汤主要用于:
(1)太阳中风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浮缓,或者浮弱)。关键在于“汗出与脉浮(浮缓,或者浮弱)”。换句话说,太阳证见到“汗出与脉浮(浮缓,或者浮弱)”,特别是这里的“出汗”要注意,其包括了患者本身出汗情况,也包括用药之后已被发汗的情况,都可以使用桂枝汤;还有的病人,表现出以“血”代汗(血证),大便干结等津液不足症状,但就是有太阳证,这时候,不管有没有汗出,是不是脉浮(浮缓,或者浮弱),都使用桂枝汤,不可再发其汗。
(2)营卫不和证:(藏无他病)发热,自汗出。此证可以是发热,汗出同时出现(可又先后之后,也可以无),也可以单独出现。可以是有时间规律的,也可以是没有时间规律的。治疗有时间规律的营卫不和证时,都是“先其时发汗”,在发病的前一个小时温服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13)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15)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44)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45)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54)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57)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了(91)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z,攻表桂枝汤。(372)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7)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2、白头翁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腹痛下痢(脓血样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感。
2、主要症状(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
3、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黄,或者黄腻,脉滑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三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虚与实,相对而言。阳明纲,承气类为实,其余方证为虚。实质中,阳明纲分为几类:1、外证类:白虎汤为代表。2、实证类:承气为代表。3、湿热类: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葛根芩连汤等为代表。)
1、特征症状:心下悸,喜按;或者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中空悬感,或自觉惕怵感,如有人捕之。
2、主要症状:汗出或者有大发其汗的病史,气短或憋闷感 ,面色苍白,耳聋或者耳鸣,胃中悸动,按之则舒,呕吐或者恶心不欲饮食。无口干口渴,小便清。
3、可伴随症状(太阳证轻症):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嫩红、湿润,舌苔薄白或苔少,脉缓弱或沉细,或结代。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
之。(64)桂枝甘草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1、特征症状:心下悸,喜按;或者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中空悬感,或自觉惕怵感,如有人捕之;兼有神志病:烦躁不宁,或者失眠多梦,更有甚者癫狂或者惊狂。
2、主要症状:汗出或者有大发其汗的病史,气短或胸闷感,面色苍白,无口干口渴,小便清。或见痰浊证
3、可伴随症状(太阳证轻症):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嫩红、湿润,舌苔白厚或者腻,脉浮滑。
[条文荟萃]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11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救逆汤)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腥)三两龙骨四两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1、特征症状:心下悸,喜按;或者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中空悬感,或自觉惕怵感,如有人捕之;兼有神志病:烦躁不宁,或者失眠多梦。
2、主要症状:汗出或者有大发其汗的病史,气短或憋闷感 ,面色苍白,无口干口渴,小便清。
3、可伴随症状(太阳证轻症):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嫩红、湿润,舌苔薄白,脉虚弱。
[条文荟萃]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1、特征症状(呕逆证): 呕吐痰涎,量多色白清稀而不渴;胃脘部悸动不安或者振水音;恶心嗳气。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柔软而胸胁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或心悸。
3、可伴随症状(桂枝汤证轻症):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或兼浮。
[条文荟萃]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56)茯苓甘草汤方(苓桂姜甘汤方)
【组成】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特征症状(呕逆证+晕动证):胃反,或恶心嗳气,呕吐频繁而口渴饮,兼有眩晕,或者头晕眼花,不耐久视,久视则昏暗不清晰,或生云翳或赤痛多泪。(实际上可以看作苓桂术甘汤与茯苓甘草汤的合证)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柔软而胸胁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或心悸。
3、可伴随症状(桂枝汤证轻症):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或兼浮。
[条文荟萃]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0)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茯苓泽泻汤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炙)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切)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8、小青龙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喘,心下痞满,痰多稀白明显。
2、主要症状(寒证+水饮证):(1)寒证:口淡不渴,小便清,口唇淡白,面色白,下利;(2)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或者水肿。
3、可伴随症状(太阳病轻证):恶风寒,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白滑或者白腻,脉浮弦或者沉弦,或者滑。
[条文荟萃]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3)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5)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诞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7)小青龙汤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9、五苓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渴而口燥烦,欲饮水甚至消渴,更有甚者水入则吐(水逆);(2)吐涎沫而癫痫者,或者吐涎沫而眩晕者。
2、主要症状(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动,或者头面、肢体浮肿。
3、可伴随症状:(1)桂枝汤轻证: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或者咳喘,或者小便数,大便硬,无所苦,或者上吐下泻。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浮,或沉弦,或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141)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1)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6)
【药物组成】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枝半两,去皮 【煎服方法】 上五味,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暧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10、附子粳米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腹中切痛而水声辘辘(雷鸣),恶心呕吐而纳差,乏力,懒言。
2、主要症状(少阴病+水饮证):(1)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2)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
3、可伴随症状:下利而烦渴,或者便秘。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者微细无力。
[条文荟萃]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药物组成】 附子一枚(炮)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煎服方法】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1、附子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肢体痹证):背恶寒或者疼痛,身体痛,手足寒或者发冷或者麻木不仁,骨节痛。
2、主要症状(少阴病+水饮证):(1)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2)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或者头面、肢体浮肿。
3、可伴随症状:(1)胃气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2)或者咳喘,或者呕吐,或者头眩,身润动,或者小便数,大便硬,或者小便不利,而下利,或者腹痛、腰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或者微细无力。
[条文荟萃]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方未见)(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药物组成】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煎服方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特征症状(水气表证):肢体肿重或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而清。更有甚者腰以下当肿及阴,四肢难以屈伸。必兼有汗出。
2、主要症状(太阳病轻证):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无口干口渴。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3、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缓或弱。
[条文荟萃]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金匮要略。水气病。20)《外台》防已黄芪汤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金匮要略。水气病。附方)
【药物组成】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X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煎服方法】 右v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13、旋覆代赭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胃气虚证):(1)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者头面、肢体浮肿;(2)胃气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3、可伴随症状:或者胃脘冷痛,或者头晕咳喘,或者小便不利而下利,或者便秘。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弦迟涩。
[条文荟萃]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161)
【药物组成】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4、栝楼瞿麦丸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小便不利而腹满或肢体浮肿,口渴明显者。
2、主要症状(少阴病+水饮证):(1)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
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2)水饮证:胸胁胀满、短气或
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
3、可伴随症状:或者自下利。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者微
细无力。
[条文荟萃]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薯蓣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煎服方法】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15、当归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血淤轻证):腹痛,或者拘急,绵绵作痛,痛有定处。妇女经闭,或者痛经,带有血块。
2、主要症状(阳明烦证):烦满不得卧,手足发热,小便微黄。
3、可伴随症状:(1)水饮轻证:小便不利,胸胁胀满,或腹满,或心下痞满,或者眩晕耳鸣。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或者身体怠懒,或者头晕胸闷,或者口苦,或面色不荣,或者妇人素来有半产。
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者微黄,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9)当归 黄芩 芍药 川芎各一斤 白X半斤 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16、当归芍药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血淤轻证):腹中诸疾痛,或者拘急,绵绵作痛,痛有定处。妇女经闭,或者痛经,带有血块。
2、主要症状(水饮证):小便不利而肢体浮肿,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或者眩晕耳鸣。
3、可伴随症状:或者面色不荣,或者少气乏力,或者腰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或者白厚腻,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清,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芎半斤,一作三两 茯苓四两 泽泻半斤 白X四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17、炙甘草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心悸;(2)咯吐涎沫,量多。
2、主要症状(表寒证+阳明虚热证):(1)表寒证:小便清(也有小便黄者),口唇淡白,面部无华或者青白,无三阴证。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阳明虚热证: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潮热盗汗。
3、可伴随症状(桂枝汤轻证):发热,汗出,恶风寒,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而嫩、有光泽,苔薄白或者薄黄,脉细弱,或者兼有结代。
[条文荟萃]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177)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 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附方)《外台》炙甘草汤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附方)炙甘草汤: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去皮,三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 大枣(擘,三十枚)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18、温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腹中或者脐下腹痛,或者拘急,刺痛,痛有定处,或者Y病;(2)月经病:妇女经闭,或者痛经,带有血块,或者产后恶露不下或者量少。
2、主要症状(太阴证+阳明虚热证):(1)太阴证:平素可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口内清涎沫多;
(2)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小便黄。
3、可伴随症状:或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者皮肤粗糙伴有脱屑;或者汗出、恶风;或者头痛。
4、舌苔脉象:舌质暗淡,舌苔白或者微黄,脉滑微数,或者涩。
[条文荟萃]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9)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 川芎 芍药(各二两)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去心) 生姜 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1、特征症状:腹痛喜温喜按。
2、主要症状(太阴证):口淡不渴,口唇淡白,面部无华,平素可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口内清涎沫多,心下痞,乏力,少气懒言。
3、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者滑,脉沉细微弱。
[条文荟萃]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18)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见痉中)产后腹中疼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3)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1、特征症状:(1)失精家证: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也包括了精微物质长丢失耗尽者;(2)神志病证:心烦失眠多梦,心悸或怔忡,易惊恐,心神不宁(或心神不定);(3)汗出异常证:盗汗、自汗、半身出汗。
(注意: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汗出异常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了神志病证;神志病证或可或无兼有汗出异常证)
2、主要症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无口干口渴,小便清。
3、可伴随症状(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嫩红、湿润,舌苔薄白或苔少,脉浮大弱或芤。
[条文荟萃]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