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嵌塞是全冠修复后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常见于末位牙间隙。但造成此类嵌塞的原因并不清楚,给其防治带来了困难。以往的临床研究认为,邻面完整型的食物嵌塞可以通过调整合面接触点得到治疗。冠修复后塞牙是否也与咬合接触点的分布相关,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追踪观察第二磨牙全冠修复后的病例,比较末位牙全冠组与非末位牙全冠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差异,分析末位牙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发生与咬合接触点的关系,从而为防治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问题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及分组 选择2010年至2011年在我院修复科就诊,第二磨牙因牙体缺损较大,要求单颗牙全冠修复的病例。患牙无明显松动,无明显牙周袋;根管治疗完善且无叩痛或牙龈异常;患侧牙列完整,咬合基本正常;无严重的慢性疾病,依从性良好且为本市常住户口。将病历资料分两组:研究组该牙为末位牙即无第三磨牙;对照组为非末位牙即该牙后方有第三磨牙。
1.2 方法 病例操作、复查及结果统计分别由3名不同医师来完成。病例操作医师事先不知本研究影响因素。所有病例均按全冠或桩冠要求完成制作。冠完全就位后,邻面用成型片通过有一定阻力,合面正中合与侧方合无早接触,调合完成后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清理完粘结剂后,使用塞尺法记录邻面接触的松紧度,用高精度的咬合纸记录全冠咬合面的接触关系。术后3月复查咬合面接触关系及邻面接触松紧度及食物嵌塞情况;对有食物嵌塞主诉者,要求检查前进食牛肉干或金针菇等纤维性食物,检查发现局部有纤维性食物方认为是食物嵌塞。本研究中以全冠修复区域第一、二磨牙之间发生的食物嵌塞作为研究指标,其他部位发生食物嵌塞不计入本研究范围。
1.3全冠咬合面接触关系分型:
本文将咬合面接触关系分3型:I型指全冠的牙尖或嵴的远中斜面有明显的接触点;II型指合面牙尖或嵴的远中斜面接触点不明显,但牙尖或嵴的近中斜面有明显的接触点;III型指合面接触点均不明显。
1.4邻面接触松紧度分类:根据牙线通过接触区的阻力分为3类:紧密型指通过困难;适中型指通过有一定阻力;无接触型指无阻力通过。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冠粘固后邻合面接触关系、术后3月食物嵌塞发生、实验组食物嵌塞与咬合接触的关系。
食物嵌塞是全冠修复后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常见于末位牙间隙[1]。但造成此类嵌塞的原因并不清楚,给其防治带来了困难。以往的临床研究认为,邻面完整型的食物嵌塞可以通过调整合面接触点得到治疗。冠修复后塞牙是否也与咬合接触点的分布相关,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追踪观察第二磨牙全冠修复后的病例,比较末位牙全冠组与非末位牙全冠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差异,分析末位牙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发生与咬合接触点的关系,从而为防治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问题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及分组 选择2010年至2011年在我院修复科就诊,第二磨牙因牙体缺损较大,要求单颗牙全冠修复的病例。患牙无明显松动,无明显牙周袋;根管治疗完善且无叩痛或牙龈异常;患侧牙列完整,咬合基本正常;无严重的慢性疾病,依从性良好且为本市常住户口。将病历资料分两组:研究组该牙为末位牙即无第三磨牙;对照组为非末位牙即该牙后方有第三磨牙。
1.2 方法 病例操作、复查及结果统计分别由3名不同医师来完成。病例操作医师事先不知本研究影响因素。所有病例均按全冠或桩冠要求完成制作。冠完全就位后,邻面用成型片通过有一定阻力,合面正中合与侧方合无早接触,调合完成后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清理完粘结剂后,使用塞尺法记录邻面接触的松紧度,用高精度的咬合纸记录全冠咬合面的接触关系。术后3月复查咬合面接触关系及邻面接触松紧度及食物嵌塞情况;对有食物嵌塞主诉者,要求检查前进食牛肉干或金针菇等纤维性食物,检查发现局部有纤维性食物方认为是食物嵌塞。本研究中以全冠修复区域第一、二磨牙之间发生的食物嵌塞作为研究指标,其他部位发生食物嵌塞不计入本研究范围。
1.3全冠咬合面接触关系分型:
本文将咬合面接触关系分3型:I型指全冠的牙尖或嵴的远中斜面有明显的接触点;II型指合面牙尖或嵴的远中斜面接触点不明显,但牙尖或嵴的近中斜面有明显的接触点;III型指合面接触点均不明显。
1.4邻面接触松紧度分类:根据牙线通过接触区的阻力分为3类:紧密型指通过困难;适中型指通过有一定阻力;无接触型指无阻力通过。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冠粘固后邻合面接触关系、术后3月食物嵌塞发生、实验组食物嵌塞与咬合接触的关系。
3、讨论
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一直是困扰修复临床的难题之一[。尽管修复临床医师普遍感觉末位牙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高,但一直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没能从客观上证实并解释这一现象。本研究采用非末位的同名牙作为对照,并作双盲观察,结果说明末位牙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20.6%,高于非末位牙的6.9%,统计学上p值非常接近 0.05,提示在对末位牙进行冠修复时,应高度重视食物嵌塞问题。但造成末位牙冠修复后食物嵌塞发生率高于非末位牙,究竟是何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食物嵌塞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邻面接触区产生间隙。如果两牙之间在咬合过程中一直保持邻面接触关系,则不可能发生食物嵌塞。本研究所有病例在粘固前后都有紧密或适中的邻面接触关系,发生食物嵌塞必然是在咬合过程中冠与前方牙齿之间出现了动态的间隙。间隙的产生可以归结为相邻牙不协调的运动,有两种情形:一是冠牙前方牙齿前倾较大,冠牙前倾不足;二是冠牙后倾。由于冠牙前方牙齿前倾需对抗第一磨牙本身、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尖牙共同的牙周弹性模量的阻力,在本研究咬合基本正常的非牙周病患者中,第一磨牙前倾移动量会十分微小,冠牙即使不前倾,也很难出现明显的间隙,嵌塞不易发生,因此考虑嵌塞发生主要是由于第二种情形,即冠牙发生了远中向倾斜。冠牙是末位牙时,远中向倾斜没有其他阻力;而冠牙后方有第三磨牙时,冠牙后倾要对抗第三磨牙上下咬合关系产生阻力,后倾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解释了本研究末位牙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远高于非末位牙的原因。
天然牙列在咬合过程中有近中向移位的趋势,而种植牙无相应的近中移动,故使种植牙与前方牙齿之间产生间隙 。而全冠修复的牙齿,其牙周动度及受力移动的趋势并未改变,但合面型态与接触关系发生了复杂变化。冠牙远中向倾斜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合面牙尖或嵴的近中斜面所受的合力,近中斜面的力矩大于远中斜面时,牙齿出现往远中倾斜的趋势。咬合过程中的力量主要是通过合面接触点来传递的。在冠修复调合时,通常会关注咬合高点,而很少注意合面咬合接触点的分布。目前,冠的咬合面接触类型还未有相应的分类。本研究将合面咬合接触类型分为3型,末位牙冠修复组发生食物嵌塞的合面接触类型多数为II型,即牙冠上近中斜面接触点明显而远中斜面接触点不明显,II型牙冠在咬合接触时受到对合牙尖往远中向移位的力的作用,本研究实验组发生食物嵌塞13例,12例均为合面接触II型,占92.3%,而总的II型合面接触发生食物嵌塞的概率达到57.1%,提示临床上末位牙修复时,应防止出现II型合面接触,从而大大降低食物嵌塞的发生;而I型即合面接触均匀或远中斜面接触明显者,很少发生食物嵌塞;对于合面无明显接触的III型,术后3月,2例中有1例发生食物嵌塞,是由于牙齿垂直向移动重新建立不利的咬合接触的原因。合面接触点类型与食物嵌塞发生的显著相关性提示咬合调整对于防止这类食物嵌塞的重要性。
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还可以有其它原因,如接触区恢复不佳、牙周病、崩瓷、牙列缺损等,这些原因容易顾及并加以避免,本研究通过病例的选择和操作的要求排除了这些干扰因素。本研究采用双盲的手段,使冠修复医师事先并不清楚实验的观察因素,避免了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对于末位牙冠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病例,可以通过调磨牙尖近中斜面上的接触点,彻底消除使其远中向移动的力量。如果是动态间隙型,调合一次即可解决嵌塞;如果是静态间隙型,需要反复几次,并且配合其他方法。 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一直是困扰修复临床的难题之一。尽管修复临床医师普遍感觉末位牙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高,但一直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没能从客观上证实并解释这一现象。本研究采用非末位的同名牙作为对照,并作双盲观察,结果说明末位牙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20.6%,高于非末位牙的6.9%,统计学上p值非常接近 0.05,提示在对末位牙进行冠修复时,应高度重视食物嵌塞问题。但造成末位牙冠修复后食物嵌塞发生率高于非末位牙,究竟是何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食物嵌塞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邻面接触区产生间隙[。如果两牙之间在咬合过程中一直保持邻面接触关系,则不可能发生食物嵌塞。本研究所有病例在粘固前后都有紧密或适中的邻面接触关系,发生食物嵌塞必然是在咬合过程中冠与前方牙齿之间出现了动态的间隙。间隙的产生可以归结为相邻牙不协调的运动,有两种情形:一是冠牙前方牙齿前倾较大,冠牙前倾不足;二是冠牙后倾。由于冠牙前方牙齿前倾需对抗第一磨牙本身、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尖牙共同的牙周弹性模量的阻力,在本研究咬合基本正常的非牙周病患者中,第一磨牙前倾移动量会十分微小,冠牙即使不前倾,也很难出现明显的间隙,嵌塞不易发生,因此考虑嵌塞发生主要是由于第二种情形,即冠牙发生了远中向倾斜。冠牙是末位牙时,远中向倾斜没有其他阻力;而冠牙后方有第三磨牙时,冠牙后倾要对抗第三磨牙上下咬合关系产生阻力,后倾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解释了本研究末位牙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发生率远高于非末位牙的原因。
天然牙列在咬合过程中有近中向移位的趋势,而种植牙无相应的近中移动,故使种植牙与前方牙齿之间产生间隙 。而全冠修复的牙齿,其牙周动度及受力移动的趋势并未改变,但合面型态与接触关系发生了复杂变化。冠牙远中向倾斜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合面牙尖或嵴的近中斜面所受的合力,近中斜面的力矩大于远中斜面时,牙齿出现往远中倾斜的趋势。咬合过程中的力量主要是通过合面接触点来传递的。在冠修复调合时,通常会关注咬合高点,而很少注意合面咬合接触点的分布。目前,冠的咬合面接触类型还未有相应的分类。本研究将合面咬合接触类型分为3型,末位牙冠修复组发生食物嵌塞的合面接触类型多数为II型,即牙冠上近中斜面接触点明显而远中斜面接触点不明显,II型牙冠在咬合接触时受到对合牙尖往远中向移位的力的作用,本研究实验组发生食物嵌塞13例,12例均为合面接触II型,占92.3%,而总的II型合面接触发生食物嵌塞的概率达到57.1%,提示临床上末位牙修复时,应防止出现II型合面接触,从而大大降低食物嵌塞的发生;而I型即合面接触均匀或远中斜面接触明显者,很少发生食物嵌塞;对于合面无明显接触的III型,术后3月,2例中有1例发生食物嵌塞,是由于牙齿垂直向移动重新建立不利的咬合接触的原因。合面接触点类型与食物嵌塞发生的显著相关性提示咬合调整对于防止这类食物嵌塞的重要性。
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还可以有其它原因,如接触区恢复不佳、牙周病、崩瓷、牙列缺损等,这些原因容易顾及并加以避免,本研究通过病例的选择和操作的要求排除了这些干扰因素。本研究采用双盲的手段,使冠修复医师事先并不清楚实验的观察因素,避免了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对于末位牙冠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病例,可以通过调磨牙尖近中斜面上的接触点,彻底消除使其远中向移动的力量。如果是动态间隙型,调合一次即可解决嵌塞;如果是静态间隙型,需要反复几次,并且配合其他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