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OO)。
组织学上BPH 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BPH相关症状。
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前列腺增生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和狭窄,尿道阻力增加,从而出现膀胱功能及上尿路的一系列改变。由于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以及膀胱顺应性降低;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膀胱逼尿肌增厚可使输尿管膀胱壁段延长、僵硬,导致输尿管的机械性梗阻;膀胱失代偿后,输尿管膀胱壁段又可缩短,加之膀胱内压升高,出现输尿管返流,终致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