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该手术是将骨组织或骨水泥注入椎体,从力学上增强其结构强度。经皮椎体成形术继承了椎体成形术的优点而无与开放手术有关的并发症。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逐渐推广,除了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外,更多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随着肿瘤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他们在生活质量和疾病的最后阶段能够活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改良与发展,它使用一种可膨胀性扩骨球囊(KyphXTM,Inflatable Bone Tamp),经皮穿刺后,在椎体内气囊扩张,使椎体复位,在椎体内部形成空间,这样可减小注入骨水泥时所需的推力,而且骨水泥置于其内不易流动。这种方式和常规方式相比,两者生物力学性质无区别,临床应用显示其不仅可解除或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明显恢复被压缩椎体的高度,增加椎体的刚度和强度,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得到恢复,并可增加胸腹腔的容积与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2002年,美国开展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就有38000台,经皮后凸成形术有16000台,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报道的疼痛缓解率均超过90%,出现严重并发症少,它们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及椎体转移瘤致病理性骨折已不仅仅是医疗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由于大量老年椎体骨折尤其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发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国家每年需支付巨额医疗保健费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椎体成形术在我国开展已逾十年,该手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稳定骨折椎体,早期活动,打破了常规卧床保守治疗的恶性循环,改善了生活质量,减少了骨折后卧床时间和呼吸循环系统致命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椎体成形术的出现前,改变了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及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患者只能卧床的现状,其较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创伤小:微创仅为切口仅有6mm;
2、手术时间短:平均约30-50分钟/单椎体;
3、出血量少:几乎不出血;
4、疼痛度较轻、几乎为无痛;
5、镇痛药使用量少: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手术;
6、卧床时间短: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
7、住院时间短:术后1-3天即可出院;
8、术后恢复快: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即会消失;
9、护理难度低: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大大降低了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低了护理难度
此手术适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椎体骨髓瘤,椎体血管瘤;禁忌症:凝血功能异常者,广泛的椎体破坏者,极度衰竭者和不能忍受者,不能进行急症外科减压手术的医院。
PVP和PKP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且并发症极低的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方面上的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