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中医体质特点探究
“鼻鼽”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 , 六气为病》中给予恰当的解释:“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其囊括了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 NAR)。目前医学界非常重视AR的研究,发现其发病的实质与机体外周免疫耐受功能缺陷、遗传基因、精神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而NAR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经欧美临床调查发现:单纯NAR占全部慢性鼻炎患者的25%,单纯AR约占45%,大约30%是两者兼有的混合性鼻炎,说明NAR发病非常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兴起,人们在临床中发现中医偏颇体质与发病病因病机密切相关,因此,若从中医体质角度探索AR和NAR的表达特点,为未来指导临床辩证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因此受到遗传、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及饮食条件、地域、季节、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清代医家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云:“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提出某种体质的人易患其与之相关疾病,说明临床实践中,“辩体”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
“鼻鼽”与岁气、体质的相关性,古人早有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喷嚏善悲”。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曰:“漆有毒,人又禀性畏漆……。”另外,“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肾为欠为嚏。”、“清涕者,脑冷肺寒” 等,亦说明鼻鼽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紊乱密不可分,这些均说明了“鼻鼽”与气候环境、遗传、体质密切相关。
正如《素问遗篇 ? 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体的正气虚弱,平和质出现了偏颇,外邪内侵,气血阴阳逆乱,脏腑失调而易发鼻鼽也。 本研究对AR或NAR的体质和症候均进行了分析,在排除症候的表现,寻求内在体质的变化以及疾病的本质。 观察结果显示AR或NAR的偏颇体质共同的特点是气虚质。气虚质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肺、脾、肾等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生化无力的一种体质状态。若年老体弱,肾气虚弱或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力或长期缺乏锻炼,可引起中气虚损、气虚阳微,津液生成输布失常,均会导致肺失宣降,故喷嚏、鼻塞。因此,本文在调查中发现40岁以上、文化程度高者、户外锻炼少者、有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易患鼻鼽。
本研究对AR及NAR的体质发生频率特点进行探讨,发现AR患者以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发病频率高,分别是33.9%、10.2%、30.4%;NAR患者气虚质、阳虚质和特禀质的发病频率高,分别为36.5%、23.1%、15.9%;如果从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AR及NAR的体质发生频率为第一模型显示,与平和质相比,阳虚质相患NAR的概率增加,OR为2.78, 95%CI为2.33-4.69;特禀质者患AR有显著增高,OR为3.84,95%CI, 2.83-4.0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等结果与第一模型的结果相似,以平和质作参照,阳虚质相对平和质患NAR的概率增加OR为2.98,95%CI为1.56-3.21;特禀质者相对平和质患AR有显著增高,OR为3.03,95%CI为3.89-4.65与第一个模型结果相似。这个结果说明特禀质和阳虚质是与AR和NAR关联较强的体质类型。
特禀质指有家族遗传史者,其鼻鼽多因与其父母特有的体质因素或受孕的环境状况等因素所致, 据目前统计,AR患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据报道父母都过敏者,子女约有70%获得过敏体质;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者,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单纯父亲过敏者,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 正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毒》中说“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起漆便中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浇煮,竟不为害者”。“人不问男女大小,有禀不耐漆者,见漆及新漆器,便著漆毒”。因此,AR多有家族遗传病史,起病急,发病重,消失快,反复难愈。临床多伴气虚症候。类似的结果被姜氏所证实。
阳虚质[多因先天不足、脾肾虚弱,又复感寒邪导致阳虚体质。 阳虚则机体卫外功能减弱,鼻窍不利,鼻流清涕,喷嚏频作,遇寒加重。正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 ? 卷二十九 ? 鼻涕候》中说“夫津液涕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 金 ?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论及阳虚致鼽,文中说“肺者,肾之母,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冷,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出浊涕,嚏不止,比常人大恶风寒,小便数而欠或上饮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调,夜常不寐。” 故其乃NAR特点,病程缠绵难愈、和缓不急,多见伴气虚症候。
综上所述,特禀质和阳虚质,分别与AR或者NAR有较强的正向关联的体质类型,气虚质又是两者所共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对AR或NAR的防治中,应注意患者体质分析,通过把握体质从而了解病变的变化规律,随证采用益气温阳、益气脱敏之法,改善和纠正患者的阳虚质和特禀质,可能会对AR和NAR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相关文章